基本需要的特点
1、需要层次中的例外
我们把这个层级集团说成仿佛是一个固定的等级集团,而然实际上并不完全像我们可能已描述的那样刻板。
我们研究的大多数人的这些基本需要似乎都是按照已说明过的等级次序排列的,但也一直有许多例外。
对于有些人来说,自尊似乎就比爱更重要。层级序列中的这一种最普遍的等级颠倒通常起因于这样一种观念的发展:最优可能获得爱的人是一些意志坚定的人或者有权威的人,他们令人尊敬或者敬畏,他们充满自信或者敢作敢为。缺乏爱并且寻求爱的人可能竭力表现得具有进攻性和自信心。然而实质上,他们寻求高度的自尊以及自尊在行为上的表现方式,与其说是为了自尊本身,不如说是将它作为达到一种目的的手段,他们得我表现是为了爱,而不是自尊本身。
另有一些显然是天生具有创造性的人,他们创造驱力似乎比其他任何一种反向决定因素都重要。他们的创造性的出现不是作为由于基本需要的满足释放出的自我实现,而是作为不顾基本需要满足的匮乏的自我实现。
有一些人的志向水平可能永远处于低压或者压抑状态,也就是说,在层次序列中占劣势的目标可能干脆被丢失,并且可能永远消失,结果,这个在一种很低的生活水平上度日的人,可能在余生中继续仅仅满足与获取足够的食物。
所谓心里变态的人格是永久丧失爱的需要的另一个例证。这些人从生命的头几个月开始就缺乏爱的哺育,现在已经永远丧失了爱的需要和给予爱的能力以及接受感情的能力。
等级颠倒的另一个原因是,当一种需要长期得到满足后,这种需要的价值就可能被低估。从未体验过长期饥饿的人很容易低估饥饿的影响,将事物看成无足轻重的东西。如果他们为高级需要所控制,这个高级需要的重要性似乎压倒一切,那么很有可能,并且确有其事,他们可能拿个为了这个高级需要而使自己陷入不能满足某种更基本的需要困境。在这种更基本的需要长期匮乏之后,会出现重新估价这两种需要的倾向,这样,优势需要将会在曾经将它轻易放弃的人的意识中真正占据优势地位。
对于表面的等级颠倒还有一个不完整的解释:我们一直是从意识中感觉到的需要或欲望的角度而不是从行为的角度来讨论层次优势的。观看行为本身可能给我们带来错误的印象。当一个人缺乏两种需要时,他会想满足其中更基本的一个,这并不意味着他一定按照自己的欲望行事。除了需要和欲望,行为还有许多的决定因素。
也许比这些例外都重要的是那些涉及理想的高尚的社会准则、价值观等的例外。具有这类价值的人会成为殉道者,他们为追求某个理想或价值可以放弃一切。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根据一个基本概念来理解这些人。这个概念可以称为由于早起的满足而增强的“挫折承受力”
在生活中基本需要一直得到满足,特别是在早年得到满足的人似乎发展了一种经受这些需要在目前或将来遭到挫折的罕有力量,这完全是由于他们具有作为基本满足的结果的坚固健康的性格结构。他们是坚强的人,对于不同意见或者队里观点能够泰然处之,他们能够抗拒公众舆论的潮流,能够为坚持真理而付出个人的巨大代价,正是那些给予了爱并且获得了充分的爱、与许多人有着深厚友谊的人能够面对仇恨、孤立、迫害而岿然不动
上述所述臭掉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所有关于挫折容忍力的全面讨论中还包括一定数量的习惯问题。例如,那些习惯与长期忍受某种程度饥饿的人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忍受食物的匮乏。
在忍耐缺乏产生的适应力和以往的满足产生的挫折承受力之间,必须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平衡?我们假设两种倾向都在起作用,两者并行不悖,因为它们并不相互冲突。
说道增强的挫折容忍力这种现象,最重要的满足似乎很有可能是在生命的头两年中提供的。——在早年就被培养成坚强的有信心的人往往后来面对任何威胁仍旧能保持这样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