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外出差,坐下来写文章的时候发现时间已经走到了8:20, 比平时整整晚了两个小时20分钟, 损失的时间让我痛心不已,本来可以读上一会书的。
为什么每次出差就会效率降低呢?看来环境对人的影响真是不容小觑。在外出差一般没有在公司的紧迫感,做事情就会不自觉的略显拖拉,要警醒这一点。
这两个小时20分钟哪去了呢?
早上起床晚了一个小时,因为昨天晚上睡的晚了一些,每次出差都会比在家里睡的稍晚一些,自律有待加强。
健身加练了腹肌,所以比平时多了20分钟,有点贪心,下次如果想多练就要早起一些,不要影响每天的节奏感。
吃饭吃了半小时,比平时大概多了15分钟,上下楼和找吃的比较费时间,但也可以接受。
洗漱花了大概45分钟,比平时多了20分钟,这个不太可以接受,后续要给自己设定洗漱时间,总计不要超过25分钟,否则很容易就消磨掉了。
简单回顾了一下早上的流水账,发现人是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一种生物,情绪,身体状态都会对你的生活节奏产生很大影响, 进而影响效率,把精力浪费在很多无用功上面,因此对出差流程的整理很有必要,需要给自己设定严格的功课时间表,每天设定一个小小的目标,不求短期见效,只求长期积累。
以下,即日生效:
在酒店个人物品的拜访位置不要到处乱扔,因为退房时很不容易归纳到一起且容易遗落,费心费力,应该尽量只使用自己的箱包空间,除此之外,应该限制自己只使用书桌和衣柜,可以简单归纳为三处法则,箱包、书桌、衣柜,只有这三处可以存放个人物品,其他地方都不要存留个人物品,要随用随放回原处,节省整理精力。行李箱要摆放在洗手间和衣柜附近,方便取用,鞋子要放在箱子附近,方便收取。
如无特殊情况, 在酒店严格坚持10:30睡觉, 早4:30起床(因为要健身加练), 吃饭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且尽量少吃水果,因为容易闹肚子,尽量喝热饮,早餐菜单:2个鸡蛋,两片面包或三个包子,一杯豆浆,不吃菜,两块水果,一碗粥。
退房前一晚把发票开好,打车如无特殊情况一律欢行,出发前5分钟打车,不要到路边了再打车。
饮食尽量简单化,米饭,面条即可,酒店尽量定在商场附近,方便吃饭,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