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说了孔氏以武为生,说明孔氏家族几代人都是被当作武夫来看的。而孔子的父亲那一代,战争越来越频繁,只要是战争必然会有伤亡。那个时代,一旦有伤口很容易形成破伤风,那基本等同于半只脚踏入了阎王殿。这也是西方抗生素类药物出现的重大意义所在。
今天的影视剧动不动万箭齐发,中箭的人比中了大炮的人死的还快,极其浮夸。还原古战场,这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包含了信息、阵法、用兵、就势、调度、应援、阻截、牵引、地势、气象、阴阳、法度、檄告、工医、引城等。还有车、弓、步、信、探、工等多兵种的配合。
这那是当代一个仅仅靠玩镜头编故事的人能做到的事。
事实上古战场中,中箭的人大多死于破伤风,也并非没有治愈,只是战争多发生在天暖季节,由于气温和细菌的原因,导致伤口无法治愈。中国有一味药依靠“白芷、麻根、蝎尾、老蚕、蝉蜕”等组合而成的药,就是用来治疗破伤风的。中箭立即死亡对比破伤风死亡,可以忽略不计。
史书记载中皆可见,特别是中箭一年之后死亡、半年死亡不在少数。宋襄公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我们看得出,战争极容易使一个强大的氏族走向衰落。何况是刚刚立足的孔氏家族?因此,到了孔子祖父和他父亲这几代人,家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于是开始制定家族未来发展计划。
刚刚说了外部力量,通过姻亲。
但是,对于一个从艰难中走出来的氏族,非常清楚:强大,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战争是个青春饭,而且风险极大,所以家族开始制定终身保险的发展路线。什么才是终身保险的行业呢?在当时看来,文化教育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孔氏体会到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所以发展教育才是硬道理。
孔氏家族在叔纥这一代,社会地位渐趋稳定,从他这一代开始,整个氏族对族内子弟的培养由武转向了文。
这一点,孔子的名字就足以证明。
孔子名丘,丘是孔氏族长对孔子寄望的一种表达。尼则是由孔子父亲来完成的。我们接下来,看看孔子名和字里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秘密?
丘这个字,我们今天翻阅所有资料来看,基本指代山丘、丘陵,泛指高出地面的土石结构。
类似描述的还有一个和“丘”字对应的字——山。
只是这两个字在今天看来,普遍认为是山体体积大小、含石量多少以及山体形状不同对这两个字进行区分。这是先秦以后逐渐形成的认知,春秋时期的“丘”并不是简单的山体。
“丘”字我们从象形文字中来看,是两座高山中间夹着一条通道,而“山”字是三座连体的山峰。明朝时期于是将“丘”字定义为中间下陷,四方高称之为丘。
这样的定义并不符合古人造字意图,象形文字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山是无法通行的山,而丘是可以通行的山。山和丘的区别在于,一个无路可去,一个畅通无阻。
只有理解了这些造字的本意,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丘”字的引申义。
我们看看“丘”字的引申义到底是什么?孔子的族长为何给孔子命名为“丘”?
“丘”字的那两座高山代表前路艰难,所以能在艰难中开拓出光明大道的人,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智慧,还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因此古人把经过艰难开拓后居住的地方,也命名为丘,如任丘。
孔子的名包含了孔氏家族的精神所在:坚韧不拔、不畏艰险、明心见智。
我曾经听过一些学者说先秦时期的人,起名字很随意。
这种言论,透露出来我们当代学者对先秦文化的认知缺陷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盲从。以为古人选个山川地理作为名字是任意所为,事实上古人造的这些字,是通过自然拟态来表达哲学观点与人文精神。这种方式古代称之为“以态言行”。先秦时期的名字,包括公子这两个字都极不简单。如果先秦的名字按照今天的意思翻译出来,其长度就算西方也望尘莫及。
我们很多时候因为西方技术的一度领先,误以为我们的文化是愚昧落后的。
从五四运动开始,在这种偏激的思潮引领下导致我们自己的文化完全没落,乃至消失。其实并非我们的文化不好,而是我们逐渐失去了传承。在古代信仰我们文化的朝代,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时代。明清以来的人,越来越搞不懂儒家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于是自以为是的将道、德、礼、义转换为机械的教化程序,这是完全违背我们古人哲学思想的。
今天我们将国外的人常常形容为刻板、教条。其实,那不是刻板、教条,而是行为的一种高级恪守。“守规矩”放在宋以及之前,我们古人比他们做的还要好。这种恪守,今人称之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恪守。当我们理解了恪守的真谛,才会明白,为何宋及之前的天文、地理、技术、艺术为何那么繁盛。才能懂得宋及之前的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突破与创新。
恪守,是一种对自己人生、对自己理想、对自己追求的不妥协,而且是毫不妥协。
“丘”字就包含了这种精神,所以“丘”字的造字下面是一条横线,代表通过这种精神,获得对规律的熟练掌握并有所突破与创新。
所以春秋时期和秦汉以后的“丘”字意思完全不同。孔丘,在孔子时代正确翻译是:带着族人在艰难中走出光明大道的孔氏开拓者。后世又避讳圣人名号,于是丘姓也改为邱姓。
通俗的讲,“丘”字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腾飞、耀庭、立伟、克难、志成”的结合体。
还是古人牛气,一个字把家族精神、理想、意志全包含了。谁能说古人不讲究?
我们再看看“尼”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是:“从后近之也”,跟随智者前行,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也有不断发展的意思。《尔雅》解读为安;《广雅》解读为和。
安,不是平安,安指的是子孙昌盛,家族兴旺的意思。和,则是表示支持、拥护、包容、平衡的意思。这是这两个字汉及其后的解读。
“尼”字结合各种书籍、以及该文字的应用,当“尼”字一旦用到称呼中时,可以理解为:家庭和谐、子孙繁盛、没有纷争、亲近、融洽、平安、健康等意思。七八十年代的很多中原地区,仍然有不少家庭将自己的闺女称之为“妮子”,就来自于“尼”字的原始美好愿望。
孔子的尼字,如果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是“安定、没有纷争”的美好意愿。孔父以慈为爱。
这种概念,我们得结合孔子父亲的职业来分析。孔子的父亲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像自己一样,整天过着东奔西跑、充满危险的生活。这和王阳明的字极为相似,都是代表着父亲对儿子的一种关爱。
也正是孟皮叫作伯尼,孔子叫作仲尼,后世误以为伯、仲是老大、老二的意思。在当时,如果孔子的尼从了他兄长的尼,家族中应该称呼孔子为:“少尼、幼尼、从尼、尼尼。”这些称呼都是有可能的,但是绝对不会用伯、仲这种极富有职业概念的词来区分儿子的称呼。孔子和他兄长有这种称呼,也是长大承担了家族职位后添加上去的尊称。值得一提的是,战国以后各家对孔子都尊称仍为“仲尼”,是在说孔子的“仲”是天下的“仲”,而非一族之“仲”。所以唐宋以来很多学者形容孔子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并非起于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