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的开端是要指定一块地方封给一位宗亲或者是功臣,让他带着人去到封地,有的时候是征服,有的时候是开发,那开发了之后要管理,那就变成了他和后世子孙所拥有的封国。
宗亲或功臣获得的封国,很可能会是一块非常遥远陌生的地方,那要有效统领这块封地,总不能只用武力,于是封建领主觉得必须要了解这里居住的是怎么样的人,去了解当地的民情,努力地与当地居民好好相处。
那怎么了解呢?这些封主就派人去采诗,采诗就是为了要从当地的民歌当中去了解、接近人民的生活。这显然是在封建拓展管理经营上一种合理的手段,然后就采成了一部《诗经》,还将它放入贵族教育的核心课程里面。
于是,诗经开篇就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关雎》。诗里的那个君子明显是个艺术男,水里的荇菜拨拉拨拉,再弹弹琴给妹子听,荇菜捞回家煮了,再敲锣打鼓将妹子娶了!撩妹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