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 艺术电影运动”
他们已经开始以一种比较严肃的态度,称得上是艺术的态度来对待电影,一般具有一流的剧本、导演、演员和场面,通常在一个豪华的布景上演出一场富有戏剧性的故事,题材多为宫廷生活和权利斗争,具有一种成熟艺术所必须的总体结构,以及当时条件下电影很难拥有的高尚的品格和一流的气质。影片也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深度和表现深度。
1908,由 《吉斯公爵的被刺》所开创的”艺术电影“,的确代表了当时法国电影的最高成就。同时,受《吉斯公爵的被刺》的影响,在电影银幕上, 舞台明星也开始取代了默片时期无名演员的位置。来自法国大剧院的麦克斯·林戴就是一例,他在为电影带来了“喜剧精神”的同时,也从一个舞台演员成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个喜剧明星。此后,美国人楚柯尔也采取了选用著名演员拍摄影片的作法。其结果,为好莱坞称霸于世界影坛奠定了基础。
Life is a song
that never ends.
而电影此时效仿戏剧,便从古典文学和戏剧中去寻找所谓高尚的题材来进行表现,大多是根据大仲马、巴尔扎克、斯特林堡及莎士比亚的情节剧改编后,搬上银幕的。这些影片注重精心地安排富有戏剧性的场面,而缺少摄影技法的使用和场景转换的手段,缺乏视觉的表现力和电影语言的应用。
所以,“艺术电影运动”的创作倾向与原则,不过是在梅里爱的“银幕戏剧”电影观念上的更加完善、精致、壮观的发展,是传统的戏剧观念在电影中通过纪录的手段得到的更进一步的延伸。十分明显,“艺术电影运动”不是对于电影艺术的探索与发展,而是将 “ 旧瓶与新酒 ”的关系颠倒过来,沉醉于传统美学的审美意识状态之中,是对于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在美学观念上所作出的根本否定。
值得深思的是,“艺术电影运动”的倾向影响之久远,至今在我们的电影观念中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在我们的创作实践中得以不同程度的延用。在电影发展近百年的历史中,电影艺术这双巨人的鞋子,常常却伸进一双双保儒的脚,令人哀叹不已。
(源自笔记整理)更多内容请见公号自习室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