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快速阅读加思维导图的方式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果然一度沉静,阅读速度非常快,现在我来复述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首先,写一级主题:在被讨厌的勇气中特别感兴趣的词,有:自卑感,人际关系,自由、勇气,活在当下和他的贡献。
我阅读本书的目的是:通过阅读这本书,让自己更加绽放、走出活在别人的认可想法中。首先,阿德勒心理学对于创伤,他持有的是个体心理学理论,也就是说:人是可以改变的,他非常理解人性,否定心理创伤这个概念,提倡的不是决定论,而是目的论,也就是说我做某件事并不是因为过去的情节导致我现在这么做,而是我为了达到什么某种目的而去这么做。所以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人是可以改变的。人改变的步骤,首先需要理解自己,其次悦纳,接纳当下的自己,第三主动选择改变。说起创伤,不得不提的是自卑感,自卑感的典型表现是不自信、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无法衷心祝福他人,从而导致自我嫌弃。我们摆脱自卑情结可以通过与理想的自己相比、而不是与他人相比,认为人人平等和而不同、而不是有高下之分,追求超越的自我。
人际关系中还存在着优越情结,也就是有一些人,他看上去非常自信,实际上极其自负,也就是非常自卑。他们通过用权势、金钱、美貌等外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很厉害,陷入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中,实际上他们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中,活在他人的肯定里。同时还有一部分人会通过夸耀自己的不幸,通过自己的卖惨来支配别人。
对于自由,书中提到真正的自由是被他人讨厌,对于这个观点非常令人惊讶,但换一句话来说,事实也是这样,这是因为我不会在意他人的评价、不害怕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的认可,所以就算他人讨厌我、就算他人对自己有负面的评价,我也不在乎面对社会上的舆论,我选择勇往直前,激流勇进,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但是同时自由也需要做到课题分离,课题分离是我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我们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我们自己选择对自己最好的路。
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要处于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人和人是平等的,同时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还要找到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什么呢?也就是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我们选择接纳自己、爱自己,什么样的自己都爱,我们选择无条件的相信别人,我们相信自己应该活在贡献中,我们相信幸福即贡献,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活在为他人提供价值、提供贡献中,将对自己的执着转化为对他人的关心。我不是世界的中心,我是共同体的一员,我为别人能够提供哪些价值。
这本书其实去年已经精读过了,今年重新快速阅读一遍,又有很多新的启发,加上最近的思考,我不再活在别人的肯定中、而是回归自己内心,把能量调顺,获得内心真正的自由和绽放。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