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是目前为止,我看过最具疗愈作用的电影。
故事讲述:一个被诱拐的女孩,被恶徒囚禁在一所房间里。女主乔伊在遭受性侵之后,产下一子杰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在封闭的房间里的生活。因为儿子逐年成长在电视上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并且一直向往。一开始乔伊是阻止的,但后来一次突发事件让她转变了态度。后来身为母亲的乔伊不顾自己安危,鼓起勇气帮助儿子逃脱这样的生活,这是在就她儿子也是自救。最终,二人均以获救。逃离苦海的二人艰难地回归原始家庭,却发现家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接踵而至的新的考题又来了,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乔伊。被记者追问自己历经的苦难,回归家庭的之后的不适,与社会脱节过久要如何重新融入到社会之中?如何面对未来的人生?这与乔伊设想的获救截然不同,他甚至跌入了更深的深渊。受尽煎熬的乔伊该怎么一下解决众多的难题?
我第一次听说这部影片是在高晓松老师的《晓松奇谈》里(题外话个人十分喜欢高晓松老师。)他介绍这部影片好像是在讲述好莱坞那一集中,并且在节目上断言这部影片有很大机会拿下奥斯卡奖,后来果然如此。然后,我就顺着他的指引观看了这部电影。
第一次看的是无字幕版本,个人是英语小白只能听懂极其简单的单词。可我在短短数小时内居然能看得万分感动,痛哭流涕。
基于这点我想说:语言有时候一定不是阻碍表达情感的障碍。
初看影片,我对片中的小主人公杰克发自内心的喜爱。他勇敢、无所畏惧、极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毫不做作的天真都让我为之折服。对于女主乔伊,我有一种无比纠结的心情。即同情又愤怒;即欣赏又排斥……
然后今天,我再一次观影了一次。这次是带字幕版本,配上文字后让我有了新的发现。
这是一部讨伐社会,探讨伦理道德、家庭以及讲述创伤心理后遗症,跟揭露人性的励志电影。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不错的台词,当乔伊对着杰克阐述事实后而说出哪句:“他们不知道我们在这儿,地图上没有这间房间。”很伤感也很励志。
我想,这句话很好的传递了一个这样的思想:不幸降临的时候,千万别一味祈求别人的救助,要懂得坚强与自救。
“这个世界像所有电视里的星球,都在同步播放。让我不知道改看什么,改听什么。还有很多门,很多很多门。这些门后,有另一个室内和另一个室外。各种各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从不停歇。而且,这个世界一直在改变它的亮度和温度,还有四处漂浮着看不见的细菌。我还小的时候,我只知道那些小事。但我现在五岁了,我知道所有事了。”这是由杰克讲述的庞大的一段独白梗概了故事的精髓。
这段话很直白的阐述了我们所处的环境,面对的生活,以及成长的坚难过程。
这给曾为现实理想主义者的我,一个强大的耳光。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很好,当然也不是很差。“五岁了,我知道了所有事了。”从杰克口中念出时,我即伤感又佩服。
但杰克并不是影片最勇敢跟值得钦佩的人,再一次观影我发现了一个从前不甚了解的乔伊,而这样的乔伊才是最伟大,勇敢,坚强的人。
杰克的伟大或多或少有源于无知与乔伊的教育,而乔伊是直面恐惧倍受折磨奋勇的选择坚强。她克服了诸多已知的困难;心理的魔障,社会的侵扰,家庭的破裂,身体的侵害,精神的崩塌……虽然有的是对她有所帮助的。
如果乔伊自己不够强大,我想她根本没有办法改变这糟糕透顶的现实。
我骤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那么多名人讴歌女人、母亲。
影片中后半段乔伊获救之后面对诸多问题无力改变之后变的无所适从,从而折返囚禁自己的房间。这让我更相信《人间失格》中的一段文字:大人比孩子更重要,我希望大人比孩子更重要。与孩子相比其事大人比孩子更弱势。
母亲对她的责怪,记者对她的刁难,医生对她的漠不关心,是导致乔伊自杀未遂之后重返囚禁自己的房间的关键所在。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地方,但时间并没有那么多,因为时间要被摆放在不同的地方,就像黄油。所以,所有的人都说:快点吧!让我们行动起来。脚步迈得快一点,现在就把事情做完。妈妈急着冲上天堂去,但她把我忘了。笨蛋妈妈!所以外星人把她摔了下来,啪嗒地摔坏了。”之后杰克又说出了这样一段独白,讽刺了很多人,也揭示了很多现实问题。
这很清楚的告知了我,因为外界对乔伊的极少关怀、照顾与无情的干扰,导致了这个悲剧发生。
这是加重了她的创伤,诱发了自杀与封闭自我的直接原因。请不要一味以为好意是不会伤人的。瓦莱里说过,在行善时必须随时心存歉意,因为没有什么比行善更加刺伤人的。
幸好还有杰克温暖使得生为母亲的乔伊,最终摆脱一切,回归了生活。这因为杰克,也因为她自己的强大。
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影片,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特别是遇到过心灵伤害而封闭自我的人。或许它会带给你一些力量,或者打开一个全新的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