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自己还小,转过头突然发现当年别人口中的90后已经逐步走向中年,那些前辈们常常挂在嘴边的8090后,居然渐渐的听不到了,时代的变换是如此的让人措手不及。总感觉自己还年轻,还未长大,总觉得自己还没玩够,回头看看同伴们孩子都开始上学了。
当年大学毕业,想在外闯闯,憧憬那些赚大钱的大人物,自己花钱听了很多课程,学到又好像没有学到的一些经验,不能说人家讲的不对,只能说不适用于自己,他们所经历的和你正在经历的就算歪打正着,但是时代不同了,况且你真以为你可以抓住机会么?
不可否认,每个时代甚至隔一段时间总会出现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但又有多少人看到了在同样的路上,跑死了多少人?很多人都说要是自己处于同样的位置,也可以做到,我只能说别闹了,又有几个人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呢?
我曾一度认为人活着,成功的定义就是所谓的搞钱,大学时期就大胆贷款合资,现实给了把水浇了个透心凉,亏得一塌糊涂,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了。反过头想想,骗子赚的都是我们这些所谓的有野心的人,不甘平庸又有点酸的大众。
19年在去往广州的飞机上,遇见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父子,我就坐他们后排,孩子不大顶多是上初中的年纪,父亲的嗓音很有磁性,像是播音工作者,父亲一直在教育孩子让他好好读书,并询问孩子的梦想,且一直在引导孩子,给孩子灌输说孩子的目标一定要放在国际顶尖院校,最次也是国内的清华北大。当时周边几排很多人都在偷笑包括我,可是接下来孩子与父亲的对话,深深的触动了我,孩子问父亲你的厦门大学不也挺好吗?父亲说我不希望将来你和我一样,你的圈子可以更好。
那些成功的家长,并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死学,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灌输不同的思想。大学毕业后一直搞有层次的艺术教育,第一站是武汉,在一个音乐艺校里,学校会定期开家长会,这个家长会和孩子没什么关系,是以家长圈子为主题,可以说是一个见面会,家长之间或是学校与家长的互相了解,分类统筹,互相帮助。第二站是广东,时间久了你还是可以看出相似性。
其实很多时候,往往有出息的孩子,还是那些妇人的孩子,经历不同,教育模式不同,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培养出的孩子区别还是蛮大的,交流的孩子多了,你会发现同样的高考分数,富人的孩子比大众的孩子更多了一些思想,会的东西也比较多。
暴发户与真正的富人还是有差距的,从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出来,孩子的涵养和素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家族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我有一个朋友是湖北人,他的父亲是做建筑行业的,是典型的有钱人,他很低调,高考近600分,他自己觉得无所谓,我们当时都觉得他的反应不可思议,后来了解到他家几个兄弟姐妹都是985、211的一流院校。这就是家族教育的重要性,家长还鼓励孩子创业,最次的要求是继承家业,但是那个圈子的孩子都引以为耻。
所以,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很多人都认为是思想问题和胆量问题,实际上区别最大的就是教育,富人的孩子从小就学习管理学、御人之道、财务管理、为人处事和各种礼仪,18年有幸看了一个家族的自有书籍,只供自己家族使用,从教育到财富管理,一个2t的硬盘满满当当!
看,这就是区别,精英模式下教育出的孩子到了学校比很多教书的老师都要厉害很多。很多大众家长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做对比,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经历了什么样的教育,所以只要孩子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可以了,逼的太紧也没有用,好的家长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家长不经意间毁掉了孩子,某些行为某些语言都是孩子所接受不了的。
所以说教育也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我们成为不了想要的那个自己,为什么不让孩子去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自己呢?适当的时候可以选择向后看看,余生也许你会有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