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如何不喜欢一个人
✒️作者:杰克森·麦肯锡
简介: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教你辨认有毒型人格的恶情人,细数这些人怎么运用语言、心理暗示,甚至性爱将你打造成他游戏棋盘上的棋子;侵蚀你的人格,让你逐渐失去主体性,利用搞暧昧处罚“不受控制”的你;并在后来因为你逐渐开始情绪不稳定,让他感到担心害怕,而华丽丽地与你分手。
︎PART 1 如何识别具有“毒型人格”的恶情人
三十面示警小红旗
《心理变态鉴定标准》
《心理变态症状备忘录》
1.他们会无限放大你的缺点,并让你看起来像不正常的那个。
2.他们不会跟任何人换位思考。
3.他们都是些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4.他们会不受控制地撒谎和给自己找借口。
5.只关注你的错误,并且无视他们自己的。
6.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对一个健全的成年男(女)人解释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
成年人就不应该需要别人来告诉他(她)给别人造成了怎样的感受。
7.他们往往都极其自私,并且对他人的关注有着病态的渴求。
8.他们会激起你的极端情绪,然后反过来指责你。
9.你会逐渐发现自己这恋爱谈得像侦探破案一样。
10.你会是唯一见识到他们真面目的人。
11.你会开始担心你们的任何一次争执都可能变成最后一次。
12.他们会缓慢而确凿地逐渐侵蚀你的底线与边界。
13.他们永远不会给你足够的关注,并借此缓慢地瓦解你的自尊心。
14.他们不主动和你沟通,反而期待你像能读心一样准确猜出他们在想什么。
15.在这样一个人身边,你总是会感到紧张、不安,但是你依然希望他们能喜欢你。
16.你会发现他们过去遇到的所谓“神经病”多得简直不太正常。
17.他们会一边装无辜,一边激发你的嫉妒心和敌意。
18.他们会在一开始把你捧上天,用爱轰炸你,把你理想化到极致。
19.他们会拿你和他们生活中的所有人对比。
20.你身上那些他们曾经说喜欢的品质,往往瞬间就变成了不能容忍的错误。
21.你会观察到他们那张完美的面具上偶然出现的裂缝。
22.他们总是很容易感到厌倦。
23.三角关系。
24.隐蔽的虐待行为。
25.他们会通过悲惨的故事换取怜惜,并把它化为己用。
26.胡萝卜加大棒的无限循环。
27.这个人会成为你生活的全部。
28.他们极其傲慢。
29.背后说人坏话,具体的内容一会儿一变。
30.最重要的信号,来自于你内心的感受。
恒定量
生而为人类,能为他人带来美好的感受本来就是我们无与伦比的天赋,哪怕只是通过一句简单的话、一个手势甚至只要一个安静的微笑。
︎PART 3 疗伤之路
悲伤的心理阶段——第二部分
我们每个人心中可能都住着属于自己的魔鬼——让我们彼此不同的是应对它的方式。
︎PART 4 重获自由
三十个力量的象征
1.行动胜于言语。
2.强烈的道德意识。
3.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4.温柔而富有同情心。
5.在需要道歉时绝不退缩。
6.理想主义、浪漫、想象力丰富。
7.不喜欢冲突与批评。
8.乐观主义精神。
9.宽容大度。
10.总是努力寻找他人的长处。
11.对他人的不安全感有着天然的理解。
12.倾向于努力制造双赢局面。
13.理解并尊重他人对个人空间的需求。
14.随和灵活。
15.关注事物的积极方面。
16.对伴侣忠诚并尊重。
17.把性爱与感情紧密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纯地视作身体上的交集。
18.寻求并重视终身伴侣。
19.谦虚的心态。
20.让他人快乐也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快乐。
21.喜爱孩子或者动物。
22.强烈的正义感。
23.尊重他人的观点、意见以及信念。
24.潜藏的力量。
25.勤劳而独立。
26.优秀的倾听技巧。
27.能够享受孤独。
28.对陌生人彬彬有礼。
29.热爱自然,与自然有着天然的关联。
30.持续终生的对爱、和平以及和谐的不懈追求。
自恋型人格障碍
·期待被视为优越而特殊的存在,即便并没有在行动上落实任何优越的行为或者成就。
·期待从他人处获得持续的关注、仰慕以及积极的支持。
·嫉妒他人,并执意相信他人也在嫉妒自己。
·沉溺于对巨大的成功、吸引力、权力以及智慧的幻想。
·缺乏对他人的感受或欲望产生共情的能力。
·在言行和态度上傲慢自大。
·期待获得不现实的特殊待遇。
边界型人格障碍
·竭尽全力去避免一切发生在想象和现实中的放弃行为。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呈现出紧张且不稳定的行为模式,通常表现于在理想化和去价值化这两个极端之间的跳跃。
·自我同一性混乱,自我意识和对自身形象的认识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而持续。
·对至少两项潜在的自我伤害行为非常冲动。(比如消费无度、纵欲、滥用药物、暴饮暴食、野蛮驾驶。)
·反复出现自杀的企图、姿态或威胁,也可能体现为自残行为。
·由情绪反应引起的情感不稳定。(如强烈的偶发性烦躁不安、冲动易怒、持续数小时乃至数天的焦虑。)
·持续不断的空虚感。
·行为失当,难以控制愤怒情绪。(比如经常发怒,怒气持续时间长,并时常反复表现为肢体冲突。)
·与压力相关的、临时性的妄想症状或严重的人格解离症状。
表演型人格障碍
·如果他(她)不是注意力的中心,他(她)会觉得非常不舒服。
·和他人的互动往往不是表现为不恰当的勾引,就是恶意的寻衅滋事。
·总是呈现出浅薄而急速变化的情绪表现。
·坚持使用外在形象来吸引他人的注意。
·说话方式总是格外浮于表面,缺乏具体细节。
·装腔作势、自吹自擂,表现出强烈的戏剧性做派以及夸张的情绪表达。
·非常容易接受暗示,非常容易被他人或身边的状况影响。
·总是把关系看得比实际情况更加亲密。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无法尊重并遵守社会规则,难以表现得遵纪守法,经常做出可能招致逮捕的行为。
·控制欲:频繁地使用托词与借口控制他人;利用勾引、魅惑、花言巧语以及巴结讨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虚伪,不诚实。表现为重复性地撒谎、使用别名、为了个人的利益或是享乐驱使他人。
·行事全凭一时兴起,难以预先做出计划。
·冲动易怒,富有攻击性,往往表现为重复性的肢体冲突或冒犯。
·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都毫不在意。
·缺乏责任感,表现为难以承担长期工作或难以遵守经济上的契约。
·缺乏后悔之心,对自身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与错待不是漠不关心,就是强词夺理地寻找借口来使之合理化。
改变的第一步不妨从教育做起:从把我们的声音传达出去做起。
第二步应该是验证:帮助幸存者走出黑暗,告诉这些伤痕累累的人他们并不孤独。
接下来的一步是疗伤:不再关注那些施虐者,而是把注意力放到受虐的幸存者身上。
最后一步便是自由:一旦你学会了辨认那种有害于你的人,你就能发现和他们打交道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收获。
我热爱独处,我热爱生活在这个神秘的世界上,我热爱这种身为庞大的宇宙中小小的一部分的感觉,我热爱对未来一无所知而因此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