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历法把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称为小暑。暑,即热,出门必往树下楼边阴凉处走,行动也渐缓而乏力不宜剧烈。
及至小暑,有人习惯室内静居养性,有人难抗燥而喜与人聚饮冰吃冷,皆是不同性格,皆是自我认知,皆有不同命运,皆尝定数因果。
《时间之书》记:“小暑时空正好是《易经》中六十四卦的鼎卦时空,在鼎卦时空之前是独立不惧的大过卦时空,之后则是风雷激荡的恒卦时空。小暑时空意味着人要有独立精神,要有恒心,要有鼎力合作的意识。传统中国的先哲则观象系辞,认为在这一时候,君子以正位凝命。那些具有君子人格的人会端正自己的位置,庄重自己的使命。”
“这些对时空之义的把握是人类的专利。但对气温的感受最本能的是大自然,人类自负地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可以不受天地支配,结果很多人死于非命。而热死也是人类死因的一种,在火炉式的城市中,几乎每年都有热烈人的现象发生。有人因此说,只听说人的热死的,没听说动物有热死的。”
君子以正位凝命,核心是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过往是如何做的人,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清楚过去做过的事,知道现在要做什么,明白将来会做什么。只有认识自己的人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成就他人。君子不只是做自己,更是利他。古往今来,可称为君子者必然都有学识见识,出世做事成事,隐世也在用德行影响世人,无时无事不在利他。正位要明白自己在什么位置上在做什么事在为什么人,凝命要坚持理想坚定信心。小暑节气暑气日盛,更考验静心反思。
反之,常人以自我为主。感到暑气燥热,便觉内心烦躁,无心待人处事,更不考虑德行正位与使命责任。暑气热,但并不干燥,而是潮湿,晒归晒,湿归湿。认不清时节的本质,便识不得所遇问题的本质。仅凭感觉做事,如暑天纳凉吃冷,时间逝去,体质越湿。清晰认知做事,才会静心养性,珍惜时间。
小暑已至年中,过去的已成为不可挽回的过去,当下的务当尽心尽力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