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人生就像规划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蓝图,所以,它需要你分清什么是你最看重的核心,且如果发生了变化你要如何调整,想明白了核心和弹性调整方法后,就涉及到执行,执行开始是最简单的,坚持下去是最难的,所以关于执行涉及的重点就是当你无法坚持时你应该如何持续下去。
文章中提到的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核心的确定方法是考虑一下动力因素,即这个工作是否有责任感、挑战性、个人成长等等,如果符合这几个标准,那么基于现在所确定的最重要的核心即是正确的,也是对你最合适的。
关于战略的调整,文章中建议你可以采用“发展驱动计划”,即需要满足哪些假设条件,这个战略才会生效,根据假设条件来调整自己现在已有资源以及未来可能获得资源之后的选择。且所谓的假设条件其实际意义是当其满足时,你还会改变或者重新设置你的战略的问题。不过,我的理解是假设条件毕竟是一种虚幻,它不被满足的情形才是一种常态,所以真正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假设条件不被满足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此外,考虑假设条件就是为了让我们面对现实,但是面对了现实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可能才是发展战略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
最后,配置资源也就是执行的问题,即你需要如何规划你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任务呢,你是选择立竿见影的工作,还是持续带给你成长的工作,即不要将与你核心优势相关的能力进行外包,例如创造性和脑力性的工作。
此外,智慧越多,碎片化的知识越少的原因在于智慧是对体系知识的总结,这种总结不是表面性质的总结,而是对知识本质性的一种总结,因为这种总结所以才有了一通百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