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痛苦谁改变。”
啥?!
自古以来,难道不是谁“知错”谁“就改”吗?不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吗?不是做错事的人“负荆请罪”吗?
“谁痛苦谁改变。”这是什么道理?!
两年前,当我请教导师怎么解开生活的不如意时,导师这句话让我难以接受!
真想请众人来评评理:
我的老公,胸无大志,不思进取,不学无术,不思社交,又爱吃又懒得做;
孩子呢?眼高手低,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慢条斯理,不能付出只想享福……
而我这个所谓“才女”,调教老公以失败告终,教导孩子收效甚微。一个人,家里家外,上班、学习、照顾双方家庭还要拖着他俩,苦水三天三夜也倒不完,这日子过得够够的,且放眼望去,苦海无边!
老公不要提升吗?孩子不要为青春搏击吗?照顾家庭不是老公的责任吗?为自己努力不是孩子的本分吗?
怎么是谁痛苦谁改变呢?我的痛苦是谁造成的,我变什么?
我像个委屈的孩子,我需要温软厚重的支持,于是,我约到了心目中的理想母亲鹿瑞云老师。
那是一个夜晚,她刚下班,为了不被家人打扰,她就在她的车上,网线相连,我已经准备好了一箩筐控诉他们的话,等着吧。
印象最深的,当我哒哒哒刚说了几分钟,被瑞云老师打断了,她说:杨老师,不讲故事。你放松一下,把你自己从你描述的场景中抽离出来,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
我顺着她的引导,俯瞰家里发生的种种,冥顽不化的老公,把父母当敌人防备的女儿,焦虑无措的我……我的眼泪喷涌而出,人生怎么这么难?
瑞云老师说:在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人最能决定大局。你看看这个家庭,谁能为改变做点事情。
“我。”当那些场景一幕一幕回放的时候,我听见心里的呐喊是:我不要这样活着,我要让这一切改写。尤其是在一次个案观摩上,案主与自己极其相似的原生家庭模式和婚姻模式时,我第一次在直播间提问丽晓老师,且当着众人的面哭的稀里哗啦。我创造的,是我孩子的原生家庭,我不能让我没有疗愈的部分传给我的孩子——这更加坚定了我改变的决心。
“你怎么改?你能改变谁?”瑞云老师继续问。
“我谁也改变不了。”我的无力感升上来,“如果能改,早也不是这样了。”
“是的。”瑞云老师说:“那怎么办?”
“我只能改变我自己。”我说的很艰难,“可是我动不了,我没有力量。”
当案主信念松动,辅导员就有了工作的空间。瑞云老师引导我连接父母,可是我连不上,印象里,父亲何尝有过强大的时候?一家人在方方面面都要惦记和照顾他,这状况让我很崩溃,无根的人,怎么枝繁叶茂?
(后话:与父亲的和解,对父亲的接纳,我走了两年。与父母的关系,已修过两遍,特别是今年十月份的复训,收获巨大,回来后,与母亲的关系已得到很大改观。)
感谢功底扎实的瑞云老师,无论我虚妄空洞的心怎么“跑”,她总能抓住,向历代父母借力,接受父母,长高长大等,一点一点带着我,力量感有了些。
“一个人给不出他没有的东西。”是的,一颗匮乏的心是给不出爱的,当我想要改变,首先自己得拥有丰盈饱满的生命样态,才能像光一样照耀温暖别人。
对于我来说,这需要一个过程。而当下能做的,是要养出自己的内在。
好吧,干活——
在金燕老师的督导和帮助下,日进六功,自我肯定,反省日记,情绪日记,上课,读书,分享……这期间,我还积极做公益,用自己的学习到专业去帮助需要支持的人。心理助人的神奇在于,当你陪伴温暖一个人的生命时,同样也会反哺滋养到自己。
记得在助人者加油站接到一个公益个案,阳光天使递过来的议题是:“怎么消除自己的孤独感?”看到这个议题,我的心突地跳了几下,这不正是自己的卡点吗?我一定要帮到来访者,也是帮助自己。
那个个案做的非常成功,也让我明白,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爱自己,当你把自己爱对了,爱好了,内心的孤独匮乏才能填补起来。你只有见过爱是什么样子的,你才可能向别人的流动出纯粹的爱,爱已如是,爱TA如是,会爱自己和能爱别人,是一种能力!
是的,向内看:
我看见了自己的需求,明白需求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也内在做了对老公的收回投射和交还投射;我看到了自己的局限,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让自己放下对他人不合理期待心;我看到了自己和别人不同,也明白人和人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个性都值得被尊重;我看到了自己有做不到的许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理解了别人力不能及也是情理之中;我开始学习用正向词语描述事物,得到以下新的一段话:
我的老公,脚踏实地,淡泊守志,安于本分,享受生活,珍爱羽毛,他让自己生活的简单舒服,也给我树立了一个爱自己的好榜样;
我的孩子,思维力很强,表达力很赞,心思简洁雅致,在红尘俗世里安然自洽……
“有福的人会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不论生活的洪流如何,不紧不慢,不徐不疾,我觉得这叫做一个人的魅力。”妈呀,这不是俩宝贝吗?
我只是动了一下信念,世界就天翻地覆了吗?果然,人们只是活在他认为的主观世界,念转乾坤,此话不虚。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什么样,世界就什么样!
穿越痛苦,我想说是:
谁痛苦,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