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绪源
豆瓣评分8.5
一、内容概要
刘绪源先生以独特的切入点,带着“风骨”,对商业化浪潮中儿童文学提出恳切的评价和真诚的建议,他指出了儿童文学的要害问题和实际问题,更为想要为自己孩子选书却不知如何下手的父母们提供一个方向,让他们不茫茫然迷失在浪潮中。
二、核心观点
如何在短时间内学会带着辩证思维阅读当代儿童文学作品?
三、关键词
1.文学中的质感 2.儿童文学三戒
3.有意味的没意思 4.纪实性的动物文学
5.极清浅而极深刻 6.物种多样性
7.审美价值 8.文学现象
9.“水果”的儿童文学作品 10.分级阅读
四、收获满满
1.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在《哈利·波特与汉姆莱脱》中,刘老先生说的“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为我们揭开了被历史潮流筛选下来的诗人。
如果唐朝没有形成流行诗歌的风气,更没有众多诗人对诗的追求,可能我们读到的唐朝诗歌就不会这么多,不会这么经典。看到这个场景,我非常感动。
在唐朝,写诗就和喝酒吃饭一样重要,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写下一首首诗,追求诗的最高境界,尽管在今天我们不熟悉那些没有被历史选择的诗人,但是我们记住了他们“心向往之的,积极耕耘”的魅力。
在教学中,很多出色的教师展露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们虽然不能达到,但是心向往之,在教学道路上努力向之靠近。在阅读这条路上,我有幸得到导师们的指点,阅读群友们的启发,“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2.保持尝试和冒险心态
在读《什么是习作,什么不是习作》中,让我了解到优秀作家在写作时的谨慎严谨。
其实每个人都会写,在于写作水平的高低。我曾进入过一个初学者写作群,就是培养自己每天写作的能力,敢于去写。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去做,而是惧怕迈出去的第一步。
身边很多朋友,会苦于写。
我发现,自己也是同类人。害怕写不好,惧怕写的小习作,展示出来被人耻笑等,这种恐惧的心理让我无法迈出这一步。
但是,转念想,把每次的写作经历“保持尝试和冒险的心态”,不是为了展示,在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发表前尽可能将作品修改完整”,反复训练,写作也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