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苦呢
我一边干活一边听中国历史,姐姐从楼上下来了。
我饶有兴致地请教她:“拓跋氏建立的是哪个政权呀?”
姐姐摇摇头,说:“中国历史我不会,世界历史可以。”
“不是早就学过了的吗?”
“忘了,高三再复习。”
“那,跟我讲讲二战呗,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她看着我,想了又想,最后说:“卢沟桥事变,珍珠港事件。”一个已经高二的文科生,我不知道我该怎么接她的话了,这就是她说的“世界历史可以”,如果这是简答题,老师是不是得给她零分?一个完整的句子都没有。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说:“不应该啊,作为纯文的高二的孩子,这些内容应该张口就来才对。”
“考试的时候会做题不就好了?”姑娘有点不高兴了。
“那你知道二战后审判二战重要战犯是在哪个军事法庭举行的吗?好像欧洲亚洲都有。”
“书上没有!不记得学过。”
“你自己得花时间梳理知识点,系统地复习,还要拓展一下知识面。”
“还没到系统复习的时间,到高三老师会带着系统地复习。”
“现在自己就可以啊,前面学过的,现在正在学习的,可以连串起来记忆,理解。”
姑娘已经不想听了,转身直接上了楼。她的学习时间基本是用来赶作业,赶完作业就没事了,在我看来,这不能称之为学习。
我“意犹未尽”,凭着我那些从小说、电影、纪录片等等学来的历史知识继续“聊天”,给她的微信发了几条信息,她一条也懒得回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感兴趣还是不屑于跟我讨论。
咳,我这又是何苦呢?不记得这些历史事件又能怎样?又不耽误她开开心心地享受生活,对吧?
二、算钱
“寒假就算30天,春节期间按劳动法三倍工资,60一次,七天一共420,剩下的23天,20一次,一共460。寒假不只30天,周末也没算,凑个整,一人付我900,压岁钱里面扣。”整个寒假,姐俩互相学样都不洗碗,太过分了。
“行行行,900就900。”姐姐一副很有钱的样子。妹妹看姐姐同意了,也就不吭声了。
这1800块,我该怎么花?
我觉得一次不洗付20太少了,下次要涨价,把她们的压岁钱全部扣光光才好,不然,毛毛雨,没用。
昨天,看了简友推荐给我的文章,文章说女儿就是用来宠的,睡懒觉,不爱干家务活没事儿,多大的事啊?为啥非要逼得孩子在家住着不安生?不舒服、不自在呢?
这么多个问号,让我无地自容,我不仅叨得孩子不自在,还赚了孩子1800块钱。只是,那友友的孩子凭着自己的实力已经是顶呱呱的国际常青藤大学的学生了。如果我家的孩子达到了那个高度,我是不是也会放心地毫无顾忌地和那位妈妈一样,宠娃无边?
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和担忧不忍心放纵她们。事实上,所有的不忍心并没有改变什么。人算不如天算,我这1800是不是该还给她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