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早我还在睡梦中时,一连串的微信消息接二连三地响起,硬是将我从美好的梦境中拉回了现实。
我挣扎着睁开朦胧的双眼拿起手机,准备扫一眼消息后再蒙头大睡。
“在吗,今天有事吗?”一个同城读书的朋友问到。
出于礼貌,我并没有对消息视而不见,甚至是秒回。
刚好看到呀,今天要去听个考研讲座,你有事吗?
“哦,打算让你陪我去办点事呢。”
今天的讲座很重要,可能真的走不开,要不你找找别人。
“呵呵,讲座要听一整天吗?算了吧。”
我又解释了好一会儿,因为讲座没在我们学校,要提前坐公交去别的学校,而且讲座的邀请函是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不去真的有些遗憾。
发了这个消息后,她再也没回复我。
我不知道她是有事耽误了,还是生气了,迟迟没收到她的消息,我也睡意全无了。
坐在床上翻着手机,满脑子都是责怪自己的话语。为什么时间冲突啊,不然我就可以陪她去了,她可能也不会生气。
没帮到她,我真的很抱歉。像我这种活得卑微的人,好像对谁都怀有歉意,而这种歉意,时常会使我情绪低落,常常在深夜不能自已。
02
可能是自卑怯弱的性格原因,我很少开口让别人帮我,一是感觉难以说出自己的请求,二是不想欠别人的人情。
就算面对自己难以处理的事情,我还是会咬牙坚持,即使结果被自己搞得一塌糊涂,我还是难以向旁人开口,这是我偏执的一面,很难改变。
就算被大雨困在图书馆,我还是不想打扰室友给我送伞,因为宿舍和图书馆距离很远,我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如果我开口后被拒绝了,多尴尬。
就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心里早已歇斯底里,泪如雨下,但在周围开心的人群中,我也会挤出一个笑脸来迎合大众。我不想也不愿将负面情绪带给旁人。
可我这样做的结果却是,经常被别人冠以“不合群”、“不讲义气”、“耍心机”的标签。
听到这些评价时,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它们都是从我所认为的好朋友口中说出的。
我掏心掏肺地对人家,生病时买药,下雨天送伞,上课时占座,聚餐时服务。我以为我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了,却没想到听到这样的评价。
我好像一直生活在被人忽视的角落,无人会注意我的喜怒哀乐。而我却是友好形象的化身,时常分享着他人的喜悦忧愁。
03
昨晚听一个喜欢的电台推送,主播蕊希讲了她一个朋友的故事。
她说她有一个朋友,她真的是做事周到仔细的人,为人也和蔼可亲。老板夸奖她这个月的业绩好,她下个月就一定要翻倍;同事随手递给她一颗苹果,她明天就要回送一盒巧克力。
我心里暗想,这多像自己啊,别人帮自己一点小忙,我就恨不得为其“上刀山下火海”。如果帮不上,就会难过得要死。
可能是从小被“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影响,也或许是家庭教育观念的侵染,我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馈赠,感觉还是自己奋斗来的成果最为安全和可靠。
特别喜欢蕊希在结尾处讲的那段话。
“你可以接受别人的善意,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希望你能相信那些为你而来的好意都是你应得的,你不用坐立不安,也无需等价偿还。”
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去尝试一下。我不想再活在受他人支配和指点的世界中了,我也想学会拒绝别人,有勇气说“不”,想活出自己真实的模样。
我不想再为了他人的要求而使自己将就。明明不能吃辣,却陪着他们吃很辣很辣的火锅;明明最喜欢的饮料是橙汁,却陪他们喝不喜欢的可乐;明明自己想待在图书馆看书,却被拉着陪他们逛街。
人生很短,一点儿也不想取悦别人了。学会拒绝他人,是生活中的必修课,我们必须学会并且使其落到实处。
04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小时候的松子为了讨父亲的欢心,经常想各种法子逗父亲开心,可时常看到的却只是父亲冷漠的表情。
后来,她为了包庇犯盗窃罪的学生而被开除,面对亲友的不解和爱的缺失,她选择离家出走。
接下来就是她跌岩起伏的爱情故事,每一段都以失败告终。同时她也开始她自暴自弃的生活,当浴室女郎,杀人,入狱,出狱。
自此以后,她孑然一身,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从青春活力的曼龄少女变成慵懒邋遢的老太婆。可伶的她,最后被一群小混混打死在湖边,那时她53岁。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是这部影片的经典台词,也被很多人拿来调侃自己的生活状态。
而我想说的是,没有谁的一生是用来服务他人的,除了父母,我们并不亏欠他人一丝一毫。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这句话可以共勉。
上周听完悦己学姐的分享课,很有感触。
她在讲到“盲目合群没有用,学会独出”这个话题时,她说过这样一段话,很是认同。
“只有自己长高了,别人才能看到你,只有自己厉害了,别人才能看得起你,只有自己有价值,别人才能想起你。”
上了大学后,我才真的发现三观的重要性,圈子不同,不必强融。没人会为了你的一次小恩小惠而心存感激,帮助他人不是你的义务,你可以听从内心作出自己的选择。
请活得洒脱一点,别总对所有人抱有歉意。生而为人,我们向来平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