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需要持续学习的。因为地域原因 很多课程我们不可能去线下学习,还好 这个时代有网络。
最近我甄选报了一些网课。因为确实想扎实下来学些东西,整个生活都填充满满的,特累。但是也确实感觉自己在突飞猛进的提高。(嗯,可能是算是同学当中学的快的)
放在早年,我自己学习成绩好 我可能会归为我勤奋 脑子聪明。现在我宁可归为一些策略和资源储备。和亲们分享一二:
A关于资源配置
1书
老师课上提到的书 大多我会买回来。我平日生活挺节俭 但是书等方面 我允许自己买回来 哪怕买回来看不懂 或者精力原因暂时不会去细看。只要是好书,先买回来。这样一来当同学老师讲到什么观点,我可以查阅相关章节 或者在上面直接作批注。当然另一方面,因为有这些书在,我在探讨时会更加有理有据,这样一来二去,会接触到更多和我一样认真致学的朋友。
2桌椅灯光甚至香薰音乐 一切与读书相关的 我尽可能配置的让人舒服
3开通了某笔记的付费会员,方便及时整理和检索。
4获取亲友支持 让他们理解你有固定的时段需要专注自己的事
B策略
1必须随堂整理笔记 课后不在补课。且是电子的 上传至前文提到的app 以便日后检索
2除了专心听课 记笔记,每节课必须开动大脑准备一个问题 向老师讨教。
3及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以及分享给朋友 并收集反馈。甚至可以对接一些群体(eg学精神分析婴儿观察课时 我联系到做月嫂和亲子机构的朋友),告诉大家 我最近专注学的内容 有问题可以提出我看看能不能解答或者我去咨询老师同学。这样可以给自己一点压力 督促自己多看多学。
4任何时候 不懂就记下 找机会向老师同学讨教。厚脸皮去加老师和前辈们的微信。
5试着去解答讨论群同学的疑问,自己知道多少说多少。
其它:
这次我同步报了很多课,虽然我尽力都好好学 但毕竟有浅有深 或者老师的授课内容(甚至老师的风格)有的可能是真心喜欢,课后无穷无尽的好奇和探索;有的则是按照上述目标完成最底线的任务。没关系 允许自己在暂时不行啃的领域放缓一点。有些事物,是需要机缘巧合的,过段时间或许自己就懂了,又或者不懂也没关系。所以课程多的好处是给自己了选择的机会 不会过分挫败。
学习是个苦差事 尤其需要动脑的晦涩的知识。不去强迫自己一定要捆在书桌前。看不懂的先放下 起身活动下 让脑子轻松些。
目前想到这些先写下来 希望和亲们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