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寇自重:意思是故意放着敌人不打,故意留着敌对势力或对立面,以此使自己的地位变得重要。在中国古代常出现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将领身上,他们故意延误战机,围而不剿,以便向皇帝要钱要粮。又如近代袁世凯既不明言革命,又不火速擒王。对清政府,他得到了皇帝所给予的军政大权;对革命党,他又得到了被选为大总统的秘密承诺。无论对于清政府还是革命党,袁世凯都是在养寇自重。
这是百度给出的解释。知道这个词还是源于少年,对历史和现实中一些现象的解读。"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几乎是各怪圈,历史多番轮回,有多少名将都没有逃得过这个怪圈。走近历史会深觉这样的悲剧实在太多,汉高祖刘邦大肆屠杀开国功臣,明太祖朱元璋比刘邦更狠,宋太祖赵匡胤比较文明,他来了个"温柔一刀",一杯酒就把功臣兵权解除了,虽然比较文明,但是也掩盖不了卸磨杀驴的真实用意!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件事上也不例外。"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是上位者的选择和政策,就造就出“养寇自重”的对策。若较真讨论起来,这仿佛可以瞬间进入哲学范畴。但不得不说,能选择“养寇自重”的是聪明人也是复杂人。聪明在于其吸取历史教训,复杂在于为自保不惜牺牲集体利益。
中国历史上有四位被评为养寇自重的名人,分别为司马懿、左良玉、李成梁、吴三桂。
第一位,"冢虎"司马懿!司马懿是一位阴谋家,他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如果他真的将蜀汉这个心腹大患帮助皇帝除掉,那么他自己和家人都保不住,于是他对诸葛亮总是打一打停一停,有意无意的给他留一口气,这样一来的话,皇帝还要依靠他打仗,司马懿也平安无事,试想一下,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将蜀汉斩草除根的话,曹魏没有了心腹之患,皇帝还能留着司马懿吗?
第二位,明朝大将左良玉!他在历史上损誉参半,一方面他骁勇善战,但他军纪不好,士兵经常惹事,他也不管,而且左良玉拥兵自重,上司根本调不动他,征讨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时,左良玉就开始"养寇自重",对张献忠根本不下死手,和闹着王一样!川陕之战时,上司杨嗣昌命他截住张献忠部,结果左良玉置之不理,导致明朝大军溃败,杨嗣昌气得绝食而死,崇祯皇帝下诏让左良玉戴罪立功!公元1642年,朝廷发50万军饷,让左良玉迎战李自成,结果左良玉故伎重施,被李自成击败,他逃往武昌,劫掠当地百姓,夺得粮食军饷之后,开始隔岸观火,不发一兵一卒,结果导致张献忠趁机攻进武昌,皇帝下令让左良玉保住武昌,左良玉才做做样子,将张献忠击败,等到张献忠缓过劲来,再次击败左良玉夺回武昌!其实左良玉不是打不过,他就是拥兵自重,养寇自保,这也是一个乱世之中保命的手段!
第三位,李成梁!李成梁是明朝大将,寿享高龄,活了90多岁!他对后金的努尔哈赤一直采取"闹着玩"的手段,导致其日益壮大,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明朝晚期名将屈指可数,李成梁身为大将,却结党营私,还结交后金的努尔哈赤!明朝命令他攻打后金,李成梁也是阳奉阴违,只领工资不干活,看着努尔哈赤一家独大,结果努尔哈赤在辽东迅速崛起,明朝的根基也动摇了,李成梁是汉人的千古罪人,这也是人家能活90多岁的原因,相比之下袁崇焕就太惨了,不懂得"养寇自重"的真谛!
第四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吴三桂在历史争议很大,他是明朝大将,和清军浴血奋战,因为李自成部的刘宗敏抢了他的爱妾陈圆圆,这才导致他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的,还有一说就是吴三桂是一个两面派,一直在明朝和满清之间摇摆,谁强就跟谁!吴三桂投降清朝后,因为作战有功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他曾经给自己的昔日同僚洪承畴(明朝降将)请教保命的方法,洪承畴告诉他:想保命你就不能闲着,要在云南制造暴乱,这样的话皇帝就很需要你,会让你平定暴乱,切记!(使滇不可一日无事)!吴三桂大赞,于是在当地挑起少数民族的暴乱,皇帝果然中计,对吴三桂有求必应!时间长了,吴三桂开始飘了,他不仅挑事,还和明朝的残余势力暗中联系,清朝开始怀疑他,吴三桂为了打消清朝的疑心,对明朝的残余势力和农民军开始清剿!洪承畴预言:吴三桂就要完犊子了,没想到一语中的!云南风平浪静了,他也迎来了自己的末日,没有兔子了,留着猎狗啥用?康熙下令削藩,吴三桂被迫反叛,结果一败涂地,吴三桂在湖南过了一把皇帝瘾之后死去!
阿淼写于2022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