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这似乎是个伪命题。
早在1月中旬我就想写点什么,一直拖到现在。拨动我心绪的是下面这两张照片。
这是含妈寒假前在书馆拍摄的,恰好反映了这一年来我和孩子的阅读状态:各读各的+答疑解惑(基于孩子提问)。这样的状态对于二年级孩子(普娃)显然不合适。对于她的阅读,我以“示范”为主,鲜少“引领”,更谈不上“指导”。我知道她在读什么,也大致知道她读得开不开心,但多数时候并不清楚触发愉悦的那个点具体在哪里。也就是说,我对她的“欣赏”仅停留在表层,没有实质的交互,更没有精神的共鸣、心灵的契合。
是的!回到题目,一直以来我都犯了个错误,我把“亲子共读”和“独立阅读”当作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有先后顺序的阶段。其实不然!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截至目前小朋友的阅读历程。
亲子共读:小朋友上学前几乎没有接触过拼音,识字量也一般(六七百),因此幼儿园毕业前我们纯粹是亲子阅读,且内容多为绘本。通常是我读,爸爸有空就爸爸读。对于孩子而言,睡前阅读就像到点吃饭一样自然发生,无论是在旅行,还是生病了,共读绘本是雷打不动的,不读的话她会睡不着。我呢比较懒,只是单纯地读,不过多解释(除非孩子提问),但会尽量将理解和情感通过朗读的语气、轻重和快慢来体现。她爸爸读的科普类和历史类绘本较多,解释的会比我多一些,延伸得也比我好一些。这段时光于她于我都无限美好,那么小小的软软的一只往我怀里一钻,安安静静地听我朗读,仿佛一切喧嚣都与我们无关。
逐字拼读:学会拼音后,我们一起渡过了略为痛苦的逐字拼读阶段,这个阶段耗时半年不到。由于对拼音的不熟悉,这半年阅读速度相当慢,像《小猪唏哩呼噜》这样的注音文字书,她每天只能读4-5页。
独立阅读:或许是逐字朗读太累了,某天小朋友主动提出想默读。允许默读后,速度就立马提了上来,一天可以读几十页。可我不知道她到底读懂没,于是在她读完后我再去默读同样的内容,再基于文本问一些浅显的问题来检查阅读效果。而真正的独立阅读则归功于《神奇树屋》——这套情节有趣、文字简单的章节书,也许没有孩子不喜欢吧!这套书共有二十几册(每册2-3万字)。起初几册是疫情初期读的,我先朗读一遍,她自己再看一遍。恢复正常上班后,我白天没法给她读,她呢又等不及想往后看,就自己读了起来。所以中间的几册是白天她先读,然后我晚上再给她读。最后的几册我就索性放手了,全部由她自己读!《神奇树屋》刷完后,她自己开始读罗尔德.达尔的《女巫》,厚厚的一本,居然两三天时间看完了!
开启独立阅读后,她的阅读量不小,速度也快,看着一本一本书被她刷完,我也有点怵。但她专心致志的阅读状态又让我极为放心。她阅读时真的可以对外界的任何事充耳不闻;跟她讲话,哪怕是很大的声音,她都听不到,仿佛真的与书中的世界融为了一体。再加上那段时间延期缴纳的申请量实在太大了,我经常审资料审到半夜,也就没有跟她一起读。我只是为她选择合适的、有趣的、优质的书籍。当然,对于看什么书,她也有喜好有主见,我一般都会采纳她的建议(《米小圈上学记》除外)。
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种状态,因为晚上多了一个多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读一些想读的书。可时间一长,我还是察觉到了问题。一是我发现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很多深层的想法她其实够不着。二是低年级的课外阅读侧重点是培养和呵护兴趣,可到了中年级应更关注能力的培养,任由孩子囫囵吞枣式的清浅阅读似乎不大合适了,应该要引导孩子多进行深度阅读。三是孩子虽然具备了自己读的能力,但内心依然渴望妈妈给她读书。
前两点不展开了,主要说说第三点吧。现在回头想想,其实孩子对于我读的书一直很感兴趣,参与的意愿也很强烈。每次看到我在看书,她都会跑过来看一下书名,有时还出声读上几行,再问一些可能我也要想一想的问题:“妈妈,巨流河在哪里?为什么要叫巨流河?”……去年冬天有次周末我值班,她自己去书馆借书,借回来一本厚厚的《回声》,工作人员提醒这本书不适合她看,她就问工作人员:“我妈妈可以看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她给我布置了阅读任务。我不敢马虎,花了三个晚上,认真读完了这本30几万字的童书,沉迷其中。当我告诉她这本书非常好看时,她恨不得立马捧起来读。所以啊,其实孩子一直都想融入,是我在“无情”地推开她而已,要么把她推向学业,要么把她推向所谓的她应该读的书……二年级上学期,老师建议每天共读寓言故事,于是我们的亲子共读得以继续,没想到孩子每天晚上都很期待,还专门写了日记:“昨天晚上,妈妈一连为我读了三个寓言故事,我很感动。我觉得妈妈读书是那么轻盈,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世界里,我躺在妈妈的怀里,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因为妈妈读得太好听了!我长大也要为我孩子读好听的书。”看到孩子的文字,我很汗颜,心想再不主动融入的话,就会失去和孩子深度交流的好机会,久而久之,会渐行渐远。
最后来说说接下来准备这么做吧。
先是理念层面。小朋友今年前两个月阅读量估计在三四百万字,开学后可能略少些,但一个月一百万字应该会有。所以她读的书我都去细读一遍,似乎不大现实。因此主要思路还是分类分级,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完全孩子自己读的书。这类书的阅读难度不大,文学性也不太强,属于舒适区的清浅阅读。比如她喜欢的各类《童话》、校园小说、一般的桥梁书及章节书、《寻宝记》等各类漫画、绘本等。这类书占比约50%-60%,我只需要大体把握,确保是健康向上的文字即可。
第二类是我参与讨论的书。对于兼具文学性、艺术性,特别是帮助塑造内在品格的经典童书,我要适时参与,可以一起聊聊书;对一些经典的段落,也可以一起再读一读、品一品。比如《奇想文库》、各类名著、学校推荐书目等。这类书占比约20%-30%,需要我先行阅读、判断和思考。
第三类是我为她朗读的书。对于高于目前阅读能力的、我认为需要读一读的优质书籍,我还是要坚持为她朗读。比如《点雪为火》、一直闲置的《中华民族神话与传说》、以及一些科普类书籍,这类书占比约10%-20%,需要我先行阅读,最好做一些准备工作,因为这类书对于内涵和外延的要求都比较高。
再是实践层面。《做事的常识》告诉我们“做事的能力=开始+坚持+重复”,既然思路已经捋清,那么开始做就是了。第一步是将童书列入我的阅读计划。今年前两个月我的阅读量(非童书)也有将近三百万字,那么理论上只要把阅读计划中的一半书目替换成童书就可以了。这听起来不难,但于我也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我不喜欢读童书。但我还是要下定决心去读,不仅读,还要好好读,最好能在孩子读之前就读一读。第二步是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和孩子进行讨论,可以坐下来聊一聊,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选择合适的契机慢慢渗透,尽量做到无痕,不要让孩子觉得我是在考她。第三步是进一步提升能力,一方面要读一些方法论,另一方面可以参加一些专业的学习课程。
当孩子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后,亲子共读还要不要再继续?我想,如果我们希望和孩子一起塑造精神世界,希望孩子的内心柔软又充盈,那么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但这时的亲子共读已不再是素读这么简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具备相当的能力。“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阅读之路漫漫!而路就在脚下,先跟着春天一起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