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很多烦恼是因为我们对事物,对人的期待值太高了,你在别人心里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事物的发展可能也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顺利,降低期待,努力做好自己,会让我们倍感幸福。
精心P图半小时,希望发朋友圈后能等来一大波赞,却半天没有动静;熬夜做好一份文案,渴望交上去后被领导表扬,却连句评价都没有。我们总是对一切充满期待,最后才发现:不是所有期待都会有回应,更多时候只是徒增了自己的痛苦。所有的失望,都源于怀有不该有的期待。
心理学家吉洛维奇,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巴里·马尼洛实验。他要求康奈尔大学里的学生,穿上歌手巴里·马尼洛的T恤衫,然后走进一间还有其他学生在场的教室里。他们进去之后都自信地认为,最起码有一大半的人都注意到了他们身上的T恤,但结果发现:在场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可见,人们总是高估自己在周围人群中的影响力。家人,也有可能会忘记你的生日。爱人,偶尔也会忘记纪念日,忘记你的喜好。朋友,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有可能会袖手旁观。
1965年,美国海军上将斯托克代尔在越战时被俘,关押在战俘营。斯托克代尔先后遭受了20多次严刑拷打,直到8年后获释回国。而关在同一战俘营里的其他美国战俘,大都比斯托克代尔身体状态好得多,却很快就死了。美国学者吉姆前去采访他问道:“8年时间你有很多同伴不幸遇难,为何你能熬过来?” 斯托克代尔说:“我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我对未来没有太高的期待,他们之所以会死去,是因为他们对未来过分期待;他们总盼望圣诞节就可以被特赦,可是圣诞节过后没能如愿;于是又想复活节可以,结果还是没被释放……这样失望接着失望,不久后便郁郁而终。”这就是“斯托克代尔悖论”,它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期待越大失望就会越大。
不要对周围的人抱有过高的期待,因为别人没有义务要实现你的期待。对别人期待太高,本质上是对自身无能的逃避和推托。与其期待,不如依靠自己。当你内心强大了,你就不再害怕孤独。当你经济独立了,你就有底气解决问题。风雨人生,自己撑伞。当你足够强大,世界才会对你和颜悦色。
主动降低期待不会让自己丧失斗志,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吗?不会让我们迷失目标吗?答案是不会,任何一个理论都要有前提,降低期待的前提就是:我们希望成为更加优秀的人。一个人如果只有欲望,则会急于求成;只有理智,则会动力不足。要把握客观世界跟主观世界的平衡。
人生就是一场单人游戏,生活也不可能一直朝着预期发展。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减少依赖和期待,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