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气,莫名地反复无常;昨日还是烦闷而燥热,今日却是冷风习习。灰白的天空中飘落着丝丝的细雨。骤急地拍打着窗棂上的玻璃,发出清脆的声响。
大概我是讨厌雨天,横竖地感觉心里有一丝地不快。起身推开窗户,放眼眺望。
这悲伤是没来由的!如同这细雨,打湿了街道上的每个角落。
默默地坐回原处,抽出一颗香烟点燃。袅袅的烟雾中回荡着雨滴的声响,仿佛儿时田地里成熟的麦穗,被南风略过,发出沙沙的声响。
我从未用心听过雨声,以前也没有这样的习惯。此时的雨声竟勾起儿时的记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的诗句。
在苏北的农村,五月亦是收麦子的季节,芒种时节前后,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
此时正是抢收麦子的最佳时节,家家户户倍加忙碌。
那时是收割机还没有盛行的年代,收割的工作全靠人力;当然,人力自然是家里的老老少少,没人愿意花钱去雇佣。
农村的孩子不比城市;只要会使镰刀,大多会被叫到田野里帮忙收割;即使不会使用农具,亦可以帮忙将收割好的麦子捆扎牢固,装上木板车。
不管是收割还是捆把,都是有一定技巧可言。
就譬如收割吧。首先要右手拿刀,(如果你要是左撇子,那割麦子就要费一番力气了;或者可以选择一把反向刀具收割。)左手扶稳麦谷穗下的茎;腰部要向下弯曲成弓形。这个是基本的动作。当然如果操作不是很娴熟,尽量少扶一点麦子,或者用手紧握麦子,如此这般才可以下刀收割。
下刀时,还要保持底部根茎平整;手刀的方向尽量向左,避开腿脚,然后平稳地收割;如果你收割时没有漏掉麦谷,那便是最好不过。
收割好的麦子自然要捆好,这个就需要做一个捆绑麦子的绕子(方言)。
我们那边叫打绕子,打绕子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事先打好,另外一个就是忘记了打了,叫肚里掏饶。打绕子也是考究人的手法技艺。先选择一把割好的麦子,平均分成两份,然后将麦穗以下茎相互缠绕,接着将一端麦子的底部,从另一端中间穿过,最后拉扯紧实,一个绕子就成形了
如果已经割好了麦子,却忘记打绕子,此刻也不必烦恼,还有一个补救的方式,叫做肚里掏绕。
这种方式是后期半自动收割机的出现而形成的一种方法:先将收割好的麦子码成大小合适的麦捆,再从麦捆中间掏出一把麦子,顺时针在麦捆的中间(肚里)拧紧,然后再将其一分为二,绕过要捆的麦子,捆扎牢固即可。
收麦子是最怕雨季了,成熟的麦子如果未及时收割,再遇上雨天就会倒塌;无疑给收割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下过雨的田地,软糯稀烂,此时收割麦子更是一件耗费力气的工程。所以,小时候每到收麦子的季节,母亲总是祈祷老天爷不要下雨。
收割好的麦子,捆扎成堆拉回家;下面的工作便是脱粒了。
在我的记忆中,脱粒才是最为辛苦的一段。不单单只是机器在运转,人工的力气和速度也要跟得上。还好我们家正好五口人,人员的数量仅仅够数。
父亲负责将机器运转的速度和力度保持匀速,还要负责将麦穗码整齐喂入机器中。这是一项既危险又高难度的工作。如果操作不当双手可能被机器的滚轮绞断,喂的不齐整麦谷就会随着草一起飞出去,这样就会造成粮食的浪费和脱粒不干净。
母亲则是配合父亲的工作;负责将捆绑好的麦子用菜刀剁开绕子,然后将麦子摊平,均匀地分发给父亲。这样做法,可以避免机器堵塞,造成运转不灵,影响整个脱粒进程。
姐姐则负责将堆积成山的麦捆送到母亲的面前;剩下的工作就是出粮和叉草。
这个便是我和哥哥的工作,也是我们兄弟二人经常争论的焦点。
就说出粮吧!就是将脱粒机出粮口的小麦粒用木锹铲出来;这个工作相比于叉草似乎要轻松一点;只要有足够的力气和耐力。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灰尘太多。
一场脱粒工作下来,出粮的人几乎成了野人;满脸尽是草糠和灰尘。
至于叉草工作,没有一定的力气和手段;还真的无法担起这个重任。
它要求的是速度、力量和技巧的相互配合。
如果速度和力量跟不上,机器出草口不一会就会堆积如山;叉草的技术掌握不好;一场脱粒下来,不光身心俱疲;而且满手都是水泡。
剩下的工作就是扬粮了,就是出粮的环节出来的是半成品,需要用木锹铲起出粮,然后抛向空中,划一个美丽而优雅的弧度。再借助南风的力量,将草糠和秕谷筛选出去,得到的便是金灿灿的麦谷了。
扬粮的工作相比较轻松,但是很少人能够掌握相关技术。父亲一般会找村里的老师傅来帮忙,记得那时候的人工费用,不过是一包廉价的香烟或者一顿粗茶淡饭而已。
后来有了扬粮机器,便逐渐替代了人工。而扬粮的技术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扬好的麦子,经过连续一周的翻晒就可以装袋入库了;但是如果遇到下雨天就不好说了,有可能会需要十天甚至半月。
在晒粮期间,父母都会下田插秧;余下我们兄妹三人负责晒粮工作。
三人将金灿灿的小麦,均匀的铺撒在门口的泥土地上,用推粮食的工具(摊木-谐音-方言)轮流翻晒。
不过我们这时会在门口不时地仰望天空,生怕东南方忽然飘来一片乌云,下起倾盆大雨;那多日的辛苦就会付之一炬。
所以晒粮的工作对于我们仨是丝毫不敢懈怠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自动收割机的兴起;慢慢地将繁琐的脱粒工作简单化。
上了初中以后,我再也没有遇见童年时那种热火朝天的脱粒场景了;而田地里竟是一辆辆巨型的全自动收割机在驰骋飞扬,听着轰隆隆的机器声,那时候心中竟滋生出一丝的喜悦。
等初中毕业以后,新型的收割工具完全代替了传统的收割和脱粒方式,但是每到五月,田野间依旧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忙碌身影。
只是相比较之前确实少了一份喧闹和喜悦。
后来忙于求学和生活,一直在外奔波。对于故乡只是一味地回忆,而对于田间的忙碌却已模糊。
偶尔在电话里也听见父母唠叨几句,关于故乡的变化。
而此刻的我,却想象不到故乡的模样了。
然而,故乡在我的记忆中依旧是忙碌的,喧闹的。
直到去年,由于琐事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天还是五月的天,南风依旧抚摸着金黄色的田野;然而田野中再无人头攒动的身影了。
农民手中的田地早已都被承包了出去;只剩下孤零零的收割机在重复着前进和后退的步伐,此时看来却显得那样的笨拙,甚至有点孤单。
看着家家户户楼房前,一块块灰白色的水泥路,在阳光的照耀下,略显单薄些。
对比童年时,着实少了几分喧闹,多了一丝的寂静罢了;
夜晚,窗外忽然飘起了雨,雨水敲打着玻璃发出的声音,依旧如此刻间清晰。
躺在床上,眼前浮现出童年收麦的热闹场面,镰刀、麦穗、绕子,脱粒机嘈杂的声响,父母忙碌的身影...
然而我却明白,此时的我,已寻不回那个曾经属于我的故乡了...
手中的香烟不知何时熄灭,空气中只有雨滴声在沙沙作响。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而故乡于我,只能在这雨声中渐次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