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 . 井

我和这口古井的相遇纯属偶然。十来年前路过贺舍,在204国道边有两棵超高超大的银杏。正值秋天,满树金黄色的叶片惊艳到了我,我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这乡野间难得一见的美景。

银杏被一家工厂院墙围着,树身上爬满不知名的藤蔓,背阴处有大片深绿色青苔。落叶铺满了树下的水泥地面,阳光透过树荫间隙,斑驳着落在落叶上,明暗交替恍惚,静人心神。然后我看到了这口井,围绕它的一圈铁栏已锈迹斑斑,它的井栏由白石凿成,有点像汉白玉材质。我掀开同样锈得不成样子的井盖,看幽深的井壁上苔藓和厥类植物欣欣,还有井栏内侧十数条深深的勒痕。

当时的我还臆想过这样的场景:一位老者和高僧在井旁下棋,一片银杏叶落入茶杯,高僧浑然不觉。

我近距离细心观察井栏,井栏上确刻有字迹,可惜年代久还,已模糊难辨,无法揣摩出它的前世今生,也算是个小小的遗憾。想来古井应该和两棵银杏同时代,看树干沧桑古朴的样子,应该有好几百年了。

我也只是好奇了一下子而已,过后慢慢淡忘了。

人生的有趣之处是兜兜转转过后,弄不巧会回到原来的起点。年岁渐长,莫名闲起来,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对我一直生活的这片故土的往事感起兴趣,四处溜达着寻觅一些旧物,用一个词来解释,叫怀归。我刻意寻觅一些文史,翻找蛛丝马迹。我的运气好,真的找到了关于这口古井的史料。

元末,虞世藩富甲江南,在何市、归庄、支塘等地筑有虞氏庄院,规模之大,相传晚上庄院闭户有“牛驮钥匙马驮锁”之说。至今尚存遗迹有贺舍、鹿皮弄、花桥,公园村以及石洞港出土的提举虞公仁山的墓碑。

贺舍,是我常经过的地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在两棵银杏树边经常有评弹艺人表演,我们统称为说书。我对这种吚吚呀呀的软糯苏州话提不起兴趣,也没凑近轧过闹猛。我一直以为的当地贺姓人家多而得地名,没想到答案让我大跌眼镜:贺舍,虞宗藩家有喜事,为接待客人,特筑舍以居贺客,故名。这豪横作风,实非一般大户人家所具备的。

盐铁塘边这两棵银杏下的古井,竟然是虞氏庄园贺舍的遗迹。史料记载,那些模糊难辨的字迹落款为大德壬寅年,据考是1302年的元代,井深7米,应该是为舍馆中的贺客饮水所凿,从侧面印证了贺舍名的来由。

我喜欢久远时光留下来的痕迹,知晓这是口元代古井,能保留至今,私下以为对于一个偏僻的小镇来说,甚是珍贵,有好好保护的必要。

不曾想,前几日路过贺舍,场景来了个大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银杏树和古井所在院落内的工厂已尽数拆除,渣土也清除一空,种上了农作物,视野顿时宽阔了许多。所幸银杏树还在,不知古井现状如何了?我特意停车,走近一探究竟。

我看到了揪心的一幕,仅余的十来平米水泥地被挖开,一片碎砖中,井栏倾斜着,脱离了原来的位置,如垂暮的老者低下了头。凑近细看,一块巴掌大的石块已从井栏上脱落,看痕迹,应该是大型挖掘机械的铁爪所致。不知为什么,我的内心除了遗憾和心痛外,还有些许愤怒。

中华民族是推崇传承的,把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当作荣耀,很多古迹都被保护起来,反向印证悠久的文明。这种对历史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了个人的价值取向,比如,如果我家中有件几十年的旧物,不管它价值如何,我是不会舍得丢弃,更不会随便毁损的。可是现在,这有着700余年的井栏被这样心不在焉地毁损,在乡野之中无人问津,真的太不应该了。

在我们本地有许多古井被保留,是因为有个古老的说法,井是不能填埋的,大不吉。所以即使私人院落改建,遇到原有的井碍事,最多是拆除井栏,用物件盖住或混凝土封死。我不知政府部门即将如何“处置”这口古井?撤掉井栏封死井口,旁边碎砖清理后复耕?还是重新浇混凝土地保护古树古井,不得而知。黯然离开前,我拍了几张图片,真怕是这口古井最后的影像。

依我的看法,这口井是极有安置的价值的。还是用那一小块地,在井上盖座亭子,井旁可置两三石凳;把碎砖清除后回土,植上草皮,埋几块方石作路,通向亭子……

文明快速发展,农村今非昔比,各个村甚至宅基群前都会弄些小建筑,比如一堵矮墙、月门、几只旧瓮等,标上村落名称,占地不大,美观而有韵味,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这口古井完全值得套用这模式,在我臆想中的亭子边竖上块牌子,上书“贺舍”两字,下面说明贺舍的出处,对于小镇来说,想来是很有怀旧味道的一处古迹。

可行之处在于占地不大,相较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来说,花费也不大。如果由我来操刀,亭子用稻草作顶可以更合乡野味更省钱一些。井水抽干下,清除淤泥,还有,古井之上可以设个木质井架,做个轱辘,吊上个木桶……

如此,得闲时,弄不巧我真会邀上个把好友,席地而坐,摆上棋盘对奕一局。

那时应该是深秋,两棵四五百岁的银杏树叶金黄,轻风过处,落叶纷飞,其中一片落在棋盘之上,盖住了两颗黑色的棋子。我轻轻捏住叶柄,将叶片对准阳光的方向,它变成了半透明的浅黄色,在光影中脉络清晰。想来,那场景下我和朋友的心情是愉悦的吧?!

当然,落叶也会栖到井栏之上,那口古井,因了文明的垂青重新焕发出精神来,挺直了腰杆,张开掉光了牙的大嘴,仰天畅笑。

关于贺舍的传说,也同这井水一样,渊远流长,涓涓不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233评论 6 49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57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831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1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1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70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65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0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97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76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2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9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3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6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王二浜是不会让我失望的,格子笼(一种捕鱼虾的机关)里倒到些许螺蛳、河虾、螃蟹、鲫鱼、小龙虾,和刚采摘的蒜苔葱叶一起...
    女夭彦页阅读 3,233评论 15 230
  • 一口毫不起眼的井,白石凿成的井栏内侧,一道道井绳勒出来的深深凹槽或许可以透露它的年纪,弄不巧和近在咫尺的盐铁塘相仿...
    女夭彦页阅读 1,415评论 19 59
  • 常熟简称虞,是苏州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中国第一个县级市。毋庸置疑,常熟是个土壤肥沃,丰腴富足的地方。事实上,也的...
    云起龙飞阅读 1,122评论 1 26
  • 文|紫气东升 这口古井大概有几百年的历史,具体多少年,村里九十多旬的老人也说不清道不明。村民们打一出生,就喝这口井...
    紫气东升阅读 1,354评论 9 45
  • 暑假转瞬即逝,且过且珍惜,这不抓住暑假的小尾巴,到常熟的方塔园走走。 方塔园位于常熟古城东端,紧系在...
    会飘的云阅读 303评论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