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37期,王萌,坚持分享第87天。
2022年12月10日,第六次约练,观察员。
今早的约练,观察到的是一个抱怨型来访者,对自己周遭的生活以及困境的种种不满倾诉。抱怨型来访者是因为有了不能自己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来咨询,但认为是别人原因造成的,所以别人需要改变,而不是自己需要改变。有很多家长属于此型。
如何应对抱怨型来访者:抱怨型来访者一心认为只有别人改变,问题才能解决。他们哭泣、控诉,看不到自己本身的行动更可能有助于情况的改变。遇到抱怨型的来访者,耐心地倾听和了解来访者的抱怨,让他们倾诉够,只有让他们“倒空”,才有可能顺利引导。注意安抚他们的情绪,对抱怨的细微之处多观察,分析出抱怨后面的需求和期待,引导来访者从负面的抱怨转向懂得欣赏生活中正向、值得肯定的部分。
建 议
1.以简单的倾听开始,不要由我们自己提供或找出解决方案。
2.承认来访者的困境,并且表达我们对其难处的理解。
3. 向来访者说明,严重的情况不大可能很快地得到解决,根据过去的经验,助人者是不会带来巨大的改善的。
4.讨论“没改变”的原因,问来访者如何适应这样的可能性:“现在看来改变你的情况不能说是绝不可能的,但确实是非常困难的,我能如何帮助你?让你在忍受问题时仍可以保持健康?”
5.进行奇迹式提问:“如果万一奇迹一夜之间发生了,所有的事情都不再是问题了,你如何注意到?你会有什么改变?你能做什么?特别是那些你以前不能做的事?”
6.出借一只共情的耳朵:“也许我能给你最好的帮助是,你每周来一次,把你想说的都说出来。我在这段时间,只听你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