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器和学画画的不同评价体系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乐器的孩子快乐的少,学画画的孩子快乐的多。

学乐器的孩子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个音错了;那个节奏不对;注意指法,指法又错了;说过多少遍啦,你怎么就是记不住呢;继续练,直到没有错误为止……

学画画儿的孩子经常听道的话是:画的真不错啊;画的挺像的;这个颜色搭配的很好;很有想象力嘛……

学习乐器是不断受挫、挨批评的过程;学习画画是被赞赏被鼓励的过程。

学习乐器的孩子,需要准确的地再现乐谱中的每一个记号,包括音的高低、发音时间的长短、音量的强弱以及具体的指法,乐谱上都有清晰而准确的标记。只有完美地再现了乐谱上的所有标记,才能获得赞美和表扬。任何一个标记注意不到,或者表现的不正确,孩子马上就会得到“错了”“不对”“再来一遍”“仔细看”这样的反馈。

学画时,从来不会有人要求孩子,画的和目标物一模一样。没有人会要求孩子具有照相机一样,复制目标物的能力。所以孩子只要画得差不多,就会得到表扬。甚至在形状,色彩等方面的背离目标物的画作,也能收到“有想象力”“有创造力”这样的表扬赞美之词。

学习乐器的孩子,在学琴的最初几年,是痛苦远大于快乐的。因为幼小的孩子,注意力毕竟有限,很难将乐谱上的所有标记,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他们操控、掌握自己身体的能力也很有限,很难按照老师的要求,将演奏动作做的准确、完美。而且初学阶段的乐曲毕竟简单,音乐性不强,音乐本身的魅力也很难体现。

学琴数年之后,控制自己身体能力增强了;仔细识别乐谱中各种标记,并将它们准确再现出来的能力增强了;随着乐曲难度的增加,乐曲本身的音乐性也越来越强。这时候的孩子才逐渐能够体会到,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身体,将美好的音乐表现出来,所获得的那种快乐!可惜,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前期的批评和挫折中,半途而废。更加可怕的是,这些半途而废的孩子中,有很大的比例的人终生厌恶音乐,永远的丧失了通过音乐这种语言,认识人性,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学习画画的孩子,能够从画中得道到更多的乐趣。随便到那个公园看看,为石膏玩偶涂色的,为线描模版填色的,拿着纸笔涂鸦的,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他们神情专注,态度平和,沉静在创造的乐趣之中。从未见过哪个孩子哭闹着说我不画,我不画!更没见过哪个家长说:你看你,怎么回事儿?怎么又画错了?这一笔怎么能这样画?擦掉!重画!

学习乐器是减法系统。完美而准确的再现乐谱的标记和老师的要求,是100分,有任何一点与乐谱标记不同,或者与老师的要求不符,就要减掉一定的分数。初学者往往只能获得很低的分数,这个分数是从100分一点一点被减下来的,所以学琴者的内心是非常沮丧的。

学习画画儿是加法系统。每次的练习都会或多或少的,为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加上一点点分数。虽然一开始得分也不高,但每次的练习动作都会带来分数的增加,学习者每次的练习都能够获得正面的鼓励,知道自己的得分必然逐步增加。所以,虽然目前得分不高,但未来一定比现在得分要高,学习者内心才能喜悦和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习乐器的过程是一种减法系统,孩子需要准确无误地再现乐谱上的所有标记和老师对动作的各种要求,任何一点做不到就会受到...
    雒渭阅读 184评论 0 1
  • ┏置顶勤劳的克星痘的人┓ ┗据说三天后就会有好事┛ 🔻 痘今天遇到了一个很狼狈的女孩子,学生打扮,但是校服已经脏兮...
    勤劳的克星痘阅读 327评论 0 2
  • 少时,也曾对所谓书籍不屑一顾,然而,当所有的思绪、压力涌上心头时,竟是这木张几页,给予了些许安慰,至少让我在失意时...
    漫谈着理想的北方旅人阅读 1,003评论 0 2
  • 童年 中午出门,懒得换衣服,一件衬衣一个马甲,居然毫无寒意。暖暖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楼后的黄色腊梅依然盛放,香气...
    长禾未央阅读 252评论 0 0
  • 早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台,照在了我的床头,有点刺眼,却是那么的温暖。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更是,又长了一岁。...
    一笑山川阅读 2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