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乐器的过程是一种减法系统,孩子需要准确无误地再现乐谱上的所有标记和老师对动作的各种要求,任何一点做不到就会受到“错了”“仔细看”“再来一遍”这样的负面反馈,每一次的负面反馈都代表从总分值中减去部分分值,学生实际得分永远不会是100分,因为没有那个孩子能够完美再现所有标记和老师的要求。
这种减法式的评价系统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打击,越是幼小的和初学阶段的孩子越难以承受这样持续的负面反馈,所以学乐器的孩子中,初学阶段的几年中,半途而废,放弃乐器学习的比例非常高。
随着孩子学习时间的延长,识别乐谱标记,控制身体动作,准确再现乐谱标记和身体动作的能力越来越强,每次练习犯的错误越来越少,减分也逐渐变少,得分逐渐提高。
但是,学习过程中的“减法”魔咒永远存在,只要有标准的乐谱,标准的动作要求在那儿,学生永远做不到一点儿错误也不犯,还是会受到负面反馈的影响和打击。
不过,这时的乐曲相应的也更加有表现力,旋律更加动听,和声更加丰富,风格更加多样……学生一面获得更多的正面激励和反馈,因为他们演奏的正确率越来越高,同时还能够从音乐中间获得故事美、旋律美、和声美等等正面反馈,学琴的乐趣逐渐提高,完成作品的成就感逐渐升高,心理受挫感逐渐降低,抗打击能力逐渐增强。
学琴的过程就如同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有抗打击能力强的“小强”,才能渡过初学阶段的坎坷和挫折,经受过遍体鳞伤苦难折磨,才有机会一览风雨过后的美丽彩虹。
这种减分式的评价系统的利弊到底该如何划分?一方面,许多孩子经受不了初期的挫折和打击,放弃了乐器学习。仅仅是放弃学习乐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生都厌恶音乐,小时候学琴的挫折,关上了他们认识音乐、了解音乐,进而通过音乐这个特殊的角度观察世界、感受情感魅力的大门。
或许有这样一种可能:人体机能具有代偿的机制,当一个感知通道关闭时,另一个感知通道的能力会增强,用以弥补感知能力的不足。比如盲人的听力得到更大的发展,有些手臂残疾的人训练出特别灵活的脚的运动能力等等,就是这种代偿机制的具体体现。失去了音乐这个感知通道的孩子,或许可以发展出另外的感知通道,用以弥补音乐通道缺失带来的体验不足的能力,也未可知。
另一方面,只有经历了风雨,然后才见到彩虹的机制,是不是有利于优胜劣汰,将真正有才能学习乐器的人才筛选出来,让他们继续努力,在这方面有所收获,其他“不是这块儿料”的人,趁早淘汰出去,也有利于他们尽快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