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老师讲道:“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对一个品牌的印象,是来源于一些「记忆碎片」的堆积。比如,你对可口可乐的印象,就是几十年来无数的记忆碎片堆积起来,形成的那个印象。我们研究符号,就是谋求将记忆碎片中最小的一片,打造成一个品牌符号,并达到三个效果:①每个人记得的都是同一片;②一记就牢,不容易忘记;③能装载品牌的身份及价值,实现零损耗传播。”
这段话让我明白了人对外界『印象』形成的过程,人对品牌的认识并不是完整的,而是碎片的,该碎片可能是完整拼图几千片中的某一片,并且不同的人记忆的那一片也有可能不同。
这里给我两个启发;一是我理解了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以及自己对他人印象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我对他人的印象,只是这个完整的人的某一片突出的、令我记忆深刻的碎片,并非完整的。这个碎片是基于我自身的理解和感受形成的,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它」只是几千片中的某一片,并不完整。与他人深度接触的过程,也是看见更多碎片,并把拼图拼得更完整的过程。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大多数情况是只记得「令我记忆深刻」的那一片,并将这一片视为对一个人认识的全部,而且因为每个人在意的点不同,这个印象点也会有所不同,这也就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是当我理解了大众这套认识机制,对自己来说,我可以主观的、刻意的突出某一块我想要放大的碎片,统一所有人对「我」的印象。这也就是“用符号打造品牌最小记忆单位”。
华杉老师讲道:“在符号当中,哪些超级,哪些不超级呢?符号的三大功能:①指称识别、②信息压缩、③行动指令,超级符号就是这三大功能达到最强的符号。指称最强势、最明确。浓缩信息量最大、最强、最准确。行为意志力最强,对人的行为影响力最强,且影响的人最多。什么样的符号这么超级呢?主要是「公共符号」和『文化符号』。公共符号,比如红绿灯、交通标志、男女厕所标志,这就属于最强大的公共符号,因为全世界所有人都认识,而且听它指挥。文化符号,是指人类文化的原型符号,比如金元宝的形象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餐桌布绿格子是全人类的文化符号。”
这里让我明白,一个符号满足了这三大功能,并且达到最强效果才算是「超级符号」。现有的『超级符号』有两类,一类是公共符号,另一类是文化符号。这些符号是我们从小慢慢学习、习惯并依赖于的符号命令。比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过马路要遵循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上厕所要看标识等。这些都是符号指挥人的行动的表现,斑马线在哪,就走向哪里过马路。
华杉老师讲道:“超级符号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主要是它在品牌传播上有着巨大的价值。它可以轻易地改变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动大规模的购买行为,还可以让一个全新的品牌一夜之间成为亿万消费者的老朋友。为什么呢?因为消费者本来就喜欢它,它本来就是消费者的老朋友。超级符号是人类文化的原型,蕴含人类文化的原力。”
公共符号和文化符号是大众本来就熟悉的符号,一个新品牌嫁接这两类符号,也就获得了这些符号所携带的「意义」,以及大众对这些符号的『熟悉感』和「好感」,一看就懂,一目了然。这样自然降低了一个新品牌传播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