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帝国
一、这本书说了什么?
讲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十五世纪中期开始到2000年以后美国的发展进程,以时间的方式记录了美国大陆的战争、文化等改变经济的东西,是一部美国经济发展的史诗。
这是一部讲述成功与灾难、勇猛与怯懦、新观念与旧偏见、旷世英才与愚钝之辈的史诗,是一部由数百万人书写的历史,他们克己守法,不断追求着个人利益,这就是自由的真谛。
二、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第一章广阔荒原在怒吼(开荒)
印刷、远航技术、复式记账、股份公司给开发新大陆带来了契机,股份公司股东冒险家为这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并赚取丰厚回报。黑奴给大陆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基础,烟草、糖、水稻、木蓝、鲟鱼、木材、皮毛等给新殖民地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欧洲人也把信仰带来了新大陆(山丘之城)。重商主义、货币种类泛滥、英属殖民地关于腐败成风,也导致美国经济无法真正腾飞,还在蛰伏。
第二章自由的王国(经济体系建立和工业化开始)
美国和英国进行了战争,并获得了独立,并以惊人速度重新振兴起来。也因为美国管理体系,加上各州意见不一致,并没有强大的凝聚力。这时候斯密的《国富论》、汉密尔顿的创造(承诺旧债,发行新国债),并建立银行体系、股票中心(梧桐树下的协定)。杰斐逊派这时取消合众国银行,允许其他银行肆意发展,导致整个货币体系紊乱,导致美国出现大萧条,银行甚至暂停兑付。公路、运河、海路、铁路的蓬勃发展,使美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蒸汽机、电报、电码系统、现代报纸、电灯、自来水、石油(西利曼教授)激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情绪,又使得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在西部淘金热中,国内陷入一种病态的狂热中,而往往是周边的商贩获得最大利益,资产泡沫逐步加大,新萧条再次出现。而美国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但南北争端逐渐加重。
第三章崛起的巨人(资本市场建立与公司)
南北战争爆发,而华尔街却越发繁荣(战争虽然引起了恐慌,但每一场战役突然爆发后都会如此,交易量答复提高),枪炮厂等公司急需融资来供应大规模战争,甚至是全民的盛宴;摩根也在这时创建了纽约黄金交易所,这是时代发展的优先赌注。官商勾结想象这个时代频繁,导致各种资产价格、专属权紊乱,证券交易商为了长远的利益,规范化了证券交易流程。公司制度的放开、会计制度的成熟,商业不断蓬勃发展,托拉斯不断建立,这也导致劳资冲突不断加剧。因为股灾,金本位建立、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联邦储备系统成立(摩根的魔力),在欧洲人叫嚣美国入侵不久,一战爆发。最后这段时间也诞生出超级多的超级富豪,无数的个体实现了财富梦想(炫耀性消费),财富的威力之大前人无法想象。
第四章走进美国的世纪(工业化极大发展和资本恐惧)
一战爆发,各国纷纷太高利率,回撤海外资本。战争威胁日趋逼近,黄金需求高涨,股票暴跌,但也给美国带来了巨大订单和债权,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金融巨头。汽车的便宜、电力的推动,消费品不断迭代升级,美国经济靠消费拉动。银行以12%借款给经纪公司,经纪人以20%借给客户,1928年贴现率充3.5%上调至5%,严格限制货币供应,在人人都疯狂的股市迎来了暴跌,到最后影响到银行,甚至限制提款。美国大街上到处的是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到处找工作,甚至恳求帮工换取一顿饭或在车库睡一觉,这时候现金和黄金才是真正购买力。罗斯福百日新政才带来复苏迹象(重新资产注入银行、通过基建扩大就业、对酒业征收重税扩大政府收入、废除金本位禁止市民持有货币贬值、提供资金给失业者、提高农产品价格救济农民、规范证券市场、增加高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著名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在此通过,银行必须实行分业管理。
第五章一场新经济革命(战后繁荣及新次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生产力大解放,战后达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军事、政治、经济全方面领先。战后给退休军人的教育补助、住房福利,迎来了房地产市场、教育市场的蓬勃发展。股市部分蓝筹股只有四倍收益,派发的红利超过8%,加上养老金入市,凯恩斯理论实施,股票创下最高纪录。战后正常的商品供应需求回暖,工人运动此起彼伏,最后达成和谐统一。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和援助其他国家建设经济,牵制其他国家的发展。又因为政府开支大量增加,同时通货膨胀出现,经济出现滞涨,美元被高估,最后不得不导致布雷顿森立体系解体,同时冻结工资、租金、物价90天,实行严格的工资和物价控制,却导致经济更加不畅,利率从3.5%到20%只用了10年时间。美国制造业技术落后被淘汰,三分之二以上演变为服务业。预算法案通过,导致美国财政赤字更加严重。佣金制改革,使持股成本大幅下降,股民增速惊人;收回民航线路和费用权力,飞机票价大幅降价,航空旅行成为常态;削减高收益人群税率,使市场资金变多,提高市场活力。不断下调利率导致借贷、投资不断火热,股票、消费不断活跃。储贷协会丑闻导致《银行改革法案》又开始允许银行合并,开始混业监管,也带来大量资本和移民、科技。
三、说是否有道理?或部分有道理?
说明了美国的发展的进程,对各个国家都有借鉴意义。美国文化与经济之间关系,指引我们必须崇尚自由,有限度的自由。还有就是人性暴露无遗,理解社会和人很有帮助。仅仅是纪事书籍,不存在有无道理一说。
四、这本书与我的关系?
1.教会我就个人成长需要做的事情(时间管理、精力管理、要事优先、番茄钟、三只青蛙、自我贡献即自我规划、深度思考)再加上认知整理、人脉整理,就能成为一个完全与众不同的人。
2.依稀了解组织的运转情况,切实明白在工作中提高效能的办法。即使在科层制组织,也可以通过管理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通过了解上司的长处,帮助其提升争取自己利益;通过了解其他同事能力,学习并开始实践他们的长处,有利于领导沟通。并开始以领导的方式思考组织架构和做事方式,认清楚所在的位置和如何向领导表达诉求。
3.做事需要勇气,决策需要勇气。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成为强者,就必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需要极大的勇气去做事,并承受相应代价,这才是这真正的男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管多数人的看法,努力朝自己方向前进,并不断修正自己。
4.通过工作区认识了解法院以外的成果和人脉,与法院外部环境保持直接联系。了解外部的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趋势的变化。
5.发挥自己的长处:(1)论文写作、保全调研汇报;(2)经济与法律的跨界融合;(3)法律与计算机科技的跨界融合。
五、重点关注
六、经典语句
1.美国的政治体制很幸运的根植于英国,尤其是继承了法律至上而不是国家至上的观念,个人有与生俱来的权利,其中包括不可随意剥夺的财产权。这与阿根廷截然不同,那种继承于西班牙帝国主义体系自上而下实施统治的政治体制,往往会将财富毁于一旦,它更多的不是促进而是阻碍财富的创造。
2.一旦经济主权被夺走,其政治主权和其他方面的文化很快就会消失殆尽(印第安人)。
3.伊斯曼为了跻身巴巴多斯社交、经济圈的上流阶层不择手段,杀掉了一个竞争对手,并很快去了他的遗孀为妻。而后领主们任命伊斯曼爵士为总督,并评价他:“如果把将一切据为己有的能力当作能力高低的评价标准的话,伊斯曼绝对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
4.保有某种经济优势的人,不论那种优势有多么“不公平”,在政治上总是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论这种优势是有权从别人的劳动中获益,还是有权从不必要的税收保护获益,其实都毫无区别。因为他们的优势大而明显具体,所以在这样的政治争夺赛中他们常常胜过多数其他人。
5.汉密尔顿在大革命后专功法律,在纽约市开始了他的律师生涯,也是在这里他和出生纽约名门的伊丽莎白结婚。
6.实际上缴纳关税的不是外国的制造商而是国内的消费者,商品的成本已经转嫁到他们身上。国内的制造商总是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所以消费者因为关税不仅要花更多的钱买外国产品,而且也要花更多的钱买国内的产品。
8.杰克逊总统之前一遍当律师一遍从事当时最快捷、风险也最高的致富行业——土地投机买卖。
9.银行家将固定资产等不生息资本转变为可进行新投资的流动资本,增加社会财富,为经济活动诸如更多活力,超出实际金额发行并非是欺骗行为。
10.在美国进入大萧条后,银行年利率曾经是7%,现在月利2%、3%。没有人能够逃过劫难,最终我们将一无所有,只有那些负债很少或根本没有负债的人才是真正的幸福者。
11.富尔顿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商人,他很擅长结识权贵,垄断的航运专属权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12.金钱总是有集聚的趋势,股票、债券、黄金很快就集中到了金融活动频繁的地方。流动的财富总量越大,集聚效应就越明显。
13.经济协同效应的完美例子告诉我们,冰块最好的隔热材料是木材加工后不好处理的废料——木屑。
14.除了像1837年那次一样再来一场大崩溃,这一切还能以什么收场呢?政府滥用职权、公众拖欠行为以及各种各样的纸币泡沫。。。赚得的或借贷的几百万美元都用在购买好房子以及俗艳的家具上了,成百上千的暴发户互相愚蠢攀比着。
15.人类不是天使,人都是利己主义者,但是这种利己主义可以通过一个权力分立且相互制约的机制为大众谋求福利。
16.这些人不乏冷酷无情、阴险狡诈、狂妄自大之辈(其他一些老实人都小心翼翼周旋在漏洞颇多的法律条文之间),然而没有人只会强取豪夺似的把别人的财产直接转移到自己名下,他们都建立起了强大的财富生产企业)。
17.那些国会议员在动产信贷公司(诈骗)的股票,其中一位名叫凯斯勒的人,他后来成为了格兰特政府的第一任副总统,现实是如此荒诞不羁。即使丑闻爆发,也仅仅是严厉谴责了国会议员而已。丑闻不断出现的原因可能就是,在那个世纪,经济、技术和社会层面都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化(30年中国)。
18.任何人都需要资金,货币的本质就是流动资本。一旦流动资本枯竭,恐慌就会出现。
19.摩根小时候就遍访欧洲学习并成长,其德语和法语极其流利。与大多同龄人相比,摩根成长在一个视野更加开阔的世界中,从孩童时就对最高层次的国际银行体系非常熟悉。包销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股票就是其做出的一大奇迹。
20.卡内基是个电报投递员,这个工作给了他熟悉当地商业机构的机会,他也同其中大部分机构建立了联系,很快他就开始自己操作电报机。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主管是电报局常客,当时他正需要给自己找一个电报员来操作电报机,18岁卡内基脱颖而出。机会只会光顾有准备的人。
21.上层社会的顶尖人士,他们通过金子、智慧或是美貌获得自己的地位。
2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体行动总是比社会整体行动要快得多,才能导致摩根、卡内基、洛克菲勒以惊人速度创造经济神话。
23.法院下令对美孚石油拆分成三十多个独立的公司,讽刺的确实:越是对世界上最大的财富进行管理,就越会助长它的发展。在美孚石油解散后的两年中,分解出来的各个公司市值增加了一倍。
24.黄金货币短缺,导致货币供应不足,引发股市崩盘。摩根把银行家们召集到他位于第36街气势宏伟的新建图书馆中共同制定了维护交易所资金流动方案。
25.爱迪生有两项最伟大的发明: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电力系统。
26.作为经济发展风向标的华尔街,其股价涨跌都会先于经济大局的涨跌。根据道琼斯工业指数和纽约时报指数报告,华尔街市场持续走高,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开始走向衰退。但是由数千只二级股票组成的一个最大的市场以及那些并不在众人关注的平均指数统计范围内的股票,已经开始随着经济大行情走下坡路了。
27.这是经济愚昧。关税就是税收,而税收无疑是经济的负担。加税只会导致经济下行,股灾爆发。
28.我坚信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恐惧的心理预期极大影响股市。
29.20世纪30年代长期的失业带来了一个好处是孩子们在学校待的更长,大学学历学生增加了50%。
30.1929股灾(381基数)两个月内跌幅40%,到1932年跌幅90%。1933年货币增发以后,升为原来的20%。1954年恢复到最高点,1965年暴涨300%。1979年800点,1987年2500点,1999年11000点。
31.所得税不断递增,收入越高需缴纳的所得税金就越高,通货膨胀将纳税的要求越提越高。实际所得税不断抬高,而人们的实际收入往往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