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哥们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孩子幼年怎么样,折射到成年就怎么样,很难发生大的改变。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也不尽然。有时也会有特殊条件的“裂变”,比如哲就是个特例。
哲平时斯斯文文的,不大爱讲话,与大多数人能和平共处。平时从不招惹是非,遇到事情还唯恐避之不及,总躲得远远地,完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
他很低调,只做好自己,从不管外界任何事。因为他的低调,倒也没有人招惹他,尤其是发生冲突的事儿一般与他无缘。
可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孩子踉踉跄跄地跑进办公室,喘着粗气向我汇报:“老师,不好了,不好了,哲打人了,哲打人了……”
我没听真切,追问一句,“谁?谁打人了?”
“是哲……是哲……”来人气喘吁吁道。
我带着诧异的神情,飞奔到班。班里一片狼藉,俨然刚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打斗。哲站在中间,满脸通红,像被激怒的斗牛一样重重地喘着粗气。其他同学都一脸惊恐的看着他,仿佛突然间不认识他了。他们看他的眼神像在看怪兽。
“怎么回事儿?”我大声质问。
孩子们见我来了,没有参与的人怕惹火上身,纷纷做鸟兽散,只留下几个当事人对立当场。
“都跟我来办公室。”我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他们,他们见我雷霆震怒,一个个放下“斗牛的犄角”,乖乖地跟我来到了办公室。
到了办公室,我没有急着发问,而是把他们几个晾晒到了一边。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我知道不让他们冷静冷静,他们定会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
我竟自改我的作业,故意紧皱眉头,让他们看见我很生气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哲忍不住先开口了,“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动手打人。不过,他们也有错,谁让他们侮辱我的好哥们!”他一边认错,一边还愤愤然。
“好哥们?”平时,哲独来独往的,文静而又低调,没见他跟什么人交往啊?怎么突然冒出来个好哥们?
正在我诧异之时,另一帮人也发话了,“老师我们也错了,我们不是故意侮辱徐的。我们是在一起玩,玩着玩着玩恼了,骂了徐,还推搡了他几下,结果被哲看到了,对我们就是一顿狂打。”
“你撒谎,徐跟我说过好多次了,说你们总欺负他,我劝他不要再跟你们玩了,可徐说,是你们总去找的他,他也没有办法。”哲一反常态的又强硬起来。他回怼的口气铿锵有力,让对方瞬间哑口无言。
双方一对峙,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七七八八了。原来这次大打出手,哲是替哥们出头,想不到平时低调安静的他还挺仗义的。
经此一役,相信以后没有人敢再招惹徐了,看不出哲文文弱弱,打起架来竟然不含糊。
虽然这次哲是替哥们出头,情有可原,但毕竟构成班级打架的事实。
国有国法,班有班规,我必须秉公执法,我决定各打50大板。
我问哲有意见吗?
哲说:“老师,我没意见,我也有错,我不该在班里对他们大打出手,弄得班里一片狼藉,老师我认罚,我一会儿就去把班里打扫干净。不过,我也有句话撂在这儿,如果他们以后还欺负徐,我不会袖手旁观的。”说完,他狠狠地瞪了那几个孩子一眼,就回班了。
那几个孩子忙不迭地说,:“老师,不会了,不会了,我们以后再也不跟徐打闹了。”
“好,那这件事儿就到此为止吧?!你们都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知道,知道……”他们忙不迭地回答道,一个个灰溜溜地回班打扫战场去了。
再去上课,班里的战场早已经清理干净,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过似的,生活还得继续,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