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释义: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和物是美好的,就有了相对应的丑和恶。都知道善是善的,就有了对应的不善。


探究:美恶,犹喜恶(wù),善不善,犹是非。二者不同,喜恶同根,是非同门。


逻辑:为什么用“天下皆知”,因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之率性表现和自然表露,有当然之慨。为什么说“就”有了恶、不善?天下人皆“有欲”,都有自己的喜恶、是非,这都是相对应不同的人而言的,天下没有绝对的美与恶、善与不善。那如何应对?一切有“道”在运作,你要强势判定处置,必有所阻。引出后文的无为之事,无言之教。由此后文用“故有无相生”的“故”应该是衍字,后续再说。


感想:美好丑恶,是是非非,谁又能分得清?但如第一章的始母循环,万事万物的因果相依,犹如一只无形的手在掌控一切,这只无形的手就是“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