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绩效考核代替反馈+警惕“推理阶梯”,避免误解和伤害

        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工作中要及时将组员的表现反馈给大家,打破“知识的诅咒”,做的好的地方,给予二级反馈,发现工作上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法,不要等到最后用绩效来评定组员工作上的好坏,绩效考核一方面是员工的工作表现,另一方面是管理者的工作成果,如果组员考核不佳,同样也意味着管理者工作存在瑕疵。管理者要要多用正面反馈及时给予工作指导和表扬,培养组员自尊心,达到自律的目的,让其在工作中保持热情。

绩效,算是工作中大部分企业和公司评价员工的不二标准。绩效做的好不好决定你在公司里的发展,决定领导对你的态度。但是绩效真的就能代表一切吗?不能!

在企业中,很多的管理者用最终的绩效来衡量员工最近的工作怎么样。但是,这是一种畸形得评判方式。因为,有很多情况下,组员的工作的完成度和管理者有莫大的关系。

作为管理者,我们是要在日常中给组员合理规划任务并帮助员工完成任务。而不是只用最终的成绩去衡量组员行或者不行。因为,组员的工作效果不佳说明管理者也有瑕疵。因此,我们首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不能因为组员的绩效就否定他们过程的努力。还有就是要在尊重和理解中去和组员沟通。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用同理心去思考总结,注意组员的自尊心。用表扬的方式去压制下次可能会出现的不好的工作现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