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2/100篇
作者 | 苏简单
01
我一直在思考 “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是如何拉开的呢 ?”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一直都没有确切的答案。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这个疑问呢?我记得好像是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每次洗澡都是要跑到外面的澡堂子去洗澡。当妈妈第一次带着我进入澡堂子时,我看着里面的正在洗澡的女人们,开始思考“人与人的身体构造都机会一样啊,到底是什么让人与人变得如此不同的?”
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由大脑的内在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 想法、知识等
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了上了大学,我还是这样认为。
02
因为个人性格内向,不善交友,于是我爱上了读书。我时常在每天放学后、礼拜天、寒暑假等空闲时间就会坐在家附近的书店看书,大多时候一看就是一整天。当时比较盛行的是卡耐基、郭敬、杨红樱等一些作者的书比较畅销。除了这些之外我还观看一些官场和企业职场类的书籍。
后来书看得多了,我产生了一个想法: 作者能写出来,那她是不是行动也特别厉害呢?
上了大学以后,才发现:想法有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行动。
大学期间,我参加了很多社团,尤其是辩论社。在每一次的辩论中,每次同学都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在创业大赛中,每位创业学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也大胆新颖的想法。比赛过程中,有些人ppt演说讲的特别好,实际操纵能力确实一般般。
最后影响比赛结果的最大因素是行动力。
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想法,真正让人不一样的是,有的人只是说说,从来不行动。而有的人既能说行动力又特别强。
这就和作家书写得好,她不一定做得就好,一样的道理。
03
《我的前半生》中的一句话:
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一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脱胎换骨,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毕业后,我换了好几份工作,报了许多培训班,也花了许多钱和时间,但是我跟我的同龄人相比较,这些工作、培训班、额外的金钱和时间却并没有带给我成长和蜕变,这其中缘由在哪呢?
我想了很久。起初我把原因归结在自身条件:
我性格比较内向,不擅交际导致的。
我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口才笨拙,不懂人情世故等等
直到去年我突破了我以往的社交圈子,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倾听他们的个人经历,我经过对比发现,优秀的人与优秀的人之间有一个共同性优点——自律。
这是我身上所没有的,自律与之相反的词是“三分钟热度”,过去20几年我身上的标签。
从上学的时候,我的成绩总是忽高忽低的,做过班上第一名也做过全年级倒数第一名;
无数次下决心减肥健身到无数次的半途而废,坚持最长的时间不过70天;
报了无数的培训班,到中途遇到困难坚持不住而放弃;
工作期间打鸡血式的努力,过了一阵持续低迷的情绪;
“三分钟热度” 这一习惯贯穿了我的上学生涯和最初的工作生涯,我做了许多,却没有一件事情是真正拿到结果的。
原来,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差距就是两个字“自律”。
优秀的背后无它,唯自律而已。
你的自律程度也就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你足够自律,你的成长速度也就越快。我所理解的自律就是一种习惯,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自律性。
所以,去成为一个自律的人,过上高级且自由的生活,不悔此生。
END
喜欢的可以点击关注我@苏简单,彼此精进与交流。感谢你的支持。如果你也想同我讲述你的故事,可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