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读书应该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我的态度:每完结一本,有个小的读后感,哪怕几个字或者书中认为最感兴趣的一段文字!必须有个笔录。
一个朋友,性格像个小女生一样的,每天不是讨论各大明星八卦、潮品更新的追捧就是咖啡、美食、酒吧的混荡,嘻嘻哈哈,一副时尚前卫、有钱人的生活。有一天相约咖啡,却讲了一堆关于该咖啡店的传奇故事,怎么做到的立足市场以及跟星巴克这种大牌比拼,它的定位优势,如何确保市场的开展,说的头头世道。心里纳闷,怎么那么清楚,跟店家老板是闺蜜吗?其实不然,一个人的专注,用心都使用在自己的特长里,喜欢追随到底,做起事情来就有趣又顺畅。结束后,时间还早,约我到公司坐一会儿,来到她的工位,一桌子乱七八糟,化妆品及食品之内,桌上凌乱的台面后放着两本厚厚的书《历史的温度》。
哇!历史啊,这么高大上,能看的进去吗?
№,我讨厌看书,但我喜欢聊八卦,很多八卦需要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类似历史,我很讨厌,根本进不了大脑,这本书有意思啊,讲的历史,但不是像教科书那样的死板生硬。
瞎听一会儿,悄悄把名字记下来,回头再找找看,下来后经过一周的挣扎,最后决定买回一整套,六本,收到书的那一天,一箱子,沉沉的,每本约是600页,迫不及待的拆封,看看简介,时间规划一下怎么看下去、、、通过几个月的时间,看完一大半,让我对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历史是没有温度的,历史事件也是枯燥的、冰冷的。不研究历史的我,书中所谈历史是否准确严谨,我无法辩证,当然书籍本身属于随笔,本书也是来自从公众号“馒头说”开始写,然后挑选整理,书名主要是历史,但其中内容不局限于历史,从晚清、国民、抗战、再到科技当代体坛等等,作者侃侃而谈。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是端正的三观、充沛的正能量和认真求实的态度。
从宏大的叙事,走向历史的细节,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当历史风起云涌,风云人物又如何改变时代,或被时代改变?
一个个历史小故事,讲述课本之外的过去时光,读完多了解一些典故,涨一些知识,变成有趣、有见识的人。
亦庄亦谐的文字,丰富的历史知识,活色生香的历史故事,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性情,还原历史应有的温度。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甚至一张图,在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数字,而是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