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日阳气升发,恰似少年初长,生机暗藏而需护持。此时节养生,首在顺乎天时而调己身 —— 晨光初绽时不妨踏露而行,沐微风以疏肝;暮色四合后宜早卧少思,借春夜之静谧养肝血。
饮食一事,当合 "省酸增甘" 之古训。酸者,收敛之性,春日肝木易亢,过食则助其横逆;甘者,温和之味,如小米粥、山药、大枣,能培补脾胃以涵肝木。街坊邻里常言 "春吃芽",确有妙处:豆芽破土而出,自带生发之气;香椿新芽初绽,辛香醒脾,皆合春日 "升发而不燥烈" 之道。
穿衣亦需讲究 "上薄下厚",古人称 "春捂" 是也。虽天气渐暖,然地气未热,足部受凉易引寒湿内侵,故鞋袜宜保暖;头面可略见风,使阳气舒展不郁闭。此等小事,看似寻常,却暗合《周易》"天人合一" 之理,贵在持之以恒,而非一时兴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