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有言:"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老辈人常说,吃饭别太讲究山珍海味,粗茶淡饭最养人。这话啊,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现代人总爱重口味,麻辣鲜香不离口,却不知脾胃如娇弱小儿,过咸则渴,过甜则腻,过辣则灼,反伤了后天之本。
五谷者,养人之本也。《孟子》云 "乐岁终身饱",可见粟、黍、稻、麦、菽之重要。晨起一碗白粥,米油莹润如琼浆,最能和胃;午间杂豆饭,红豆健脾、绿豆解暑,杂而不杂,各尽其用。配菜不妨清淡,少油少盐,如清蒸鱼鲜而不腥,清炒时蔬脆嫩爽口,既饱口腹又不累脾胃。
食之有时,亦为要诀。古人讲究 "不时不食",即应季而食 —— 夏日吃瓜解暑,秋日吃梨润燥,冬日食姜驱寒,春日食芽升发。今人虽有大棚菜果,然顺应自然之味,方得天地精华。再者,吃饭当细嚼慢咽,莫学那 "虎咽狼吞",每口饭咀嚼二十次,让唾液与食物充分交融,脾胃方能轻松运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