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你刚开始起修有兴趣,喜欢,或者因为各种因缘走进修行佛法。当年,佛弟子阿难,都是因为看见佛头上放光,他才出家修行的,就喜欢佛的三十二相。
甚至菩萨道,登地菩萨什么也有迷惑的。就说你在不同的阶段,你的迷惑不透的话,你就卡住了,就卡在那,就不想修行了,或者甚至会厌倦。
有时候修行你不要以为,有时候在你根尘,就是无明未尽,虽然说没有无明境,在《心经》里边,也没有无明,也没有智慧可得,但是在道位上的时候,确实是根本无明还在那儿。一念无明,你才在众生世界轮回,那才形成世界。
所以在没有修行完以前,这个无明,你随时会迷失的,甚至有的人打坐打了好几年,到有一天坐在座上说,我到底坐在这干啥?问自己干啥呢?忘了自己干啥呢?修修修连自己想成佛也忘了。
最初开始是发心要普度众生,成就佛果,发心了,坐了三个小时以后,我到底坐这干啥呢?忘了。练腿的吗?盘着腿坐在这就成佛了,搞不清,迷糊了。
就是见地不熟,就是见地不透,不通透。熟练地掌握是要不断地听闻,去去听闻,到底怎么样去成道?到底这个根尘识是怎么生起的?我们本来是佛,怎么迷失的?
这些反复听听听,你就太熟了。然后运用到生活里,运用到每一个点,都能运用上这些第一义谛去修。多听闻开示就行了。
你迷惑在红尘之中,突然不想修了。我为什么突然修修修,不想修了?第一是你检点自己,你最初发心到底想干什么?你最初的发心是想解脱轮回。
轮回其实我们感觉不到的。有时候说,解脱轮回是我们最后信了佛说。你上一辈子忘了,下辈子没来,是吧?这个事情众生不怕的,我告诉你。
很多众生不觉得轮回是件事。吃不上这个苹果才是事,眼前放个苹果不给吃,我就举个例子。吃个苹果比轮回还重要有时候。
因为我们刚开始的觉受会牵引我们,强烈地牵引我们。饥饿感,那种渴望等等。甚至成佛也是成了种渴望。
这些都会迷失,没关系的。你没修,但今天你这么远,坐在一个佛学道场,大家在聊佛法,说明你还没放下嘛,是吧?还挂着,对佛学。
只是说自己觉得不精进而已,不精进是你还不透,还真的不能确立起这个世界是幻境的这种概念。看不清楚。
我们总是喜欢,让身边我爱的人让他们也受益。你自己还没受益呢!
先自己修。当你说,你去问,说我怎么帮身边的人的时候,因为你觉得你力量小,你肯定是觉得力量小,而且你不知道从何入手。
不知道从何入手,说明你根本就影响不了他们。如果你知道,你也不问这个问题了。就是你要有影响力,你一句话也影响他了,你一个行动也影响他了。你怎么说都能影响,但是现在,你能影响啥呢?你说话人家不听,你做啥人家不管,或者有的还障碍你,不让你做。是人家影响你。
所以这个时候人轻言微,你能做啥?你说打出佛的名号,说是佛说的。人家说,佛说的,关我什么事?没用啊。
刚开始要先自己修。不是我们不发心,你先发心是可以,我要普度六道众生。但六道我们只看见两道,两道还看不全。其他道,我们说想帮,都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帮。
地狱、饿鬼、畜生我们看不见嘛。畜生能看见,但是能看几个嘛?有的看见的老远就跑了,老虎、豹子你敢帮?还是蟑螂、老鼠你敢帮?就是那种猫啊,狗狗的,养的那些宠物,你敢。有些你连宠物都不敢养的。
畜生道看到一道,人道看到一道,天人道看不见,天魔道看不见,那两道看不见,你说普渡六道众生?刚开始就是这样的,就是个发心。
我们人道呢,都是债主,都是因为各种因缘聚在一起的。有要债的,有还债的,有的看见你都不顺眼,就想揍你的,有的是你想揍他的。有的喜欢你,有的不喜欢,有的今天喜欢,有的明天不喜欢了。各种各样,就这生生灭灭的就在这儿折腾。你能发出个持久的、永恒的爱心、慈悲心,还算是个善良的。
慈悲心刚开始都是一个,就像空谈一样的。但是这个空谈有用。本身我们也没啥,所以想黑想白,你还不如想个正念头,正思维。正身、正意、正思维。这就有利于将来学习佛法。
那就先发好的善愿呗,先发愿吧,我就要我先成就,普渡六道众生。
所以你现在看不见,你都不知道你怎么帮。人道这一道,你开始怎么帮?你能够忍辱就不错了。身边全是要债的,每天逼你,骂你,忍辱,人家有些不让你修,让你出去,因为有魔怨。自己心魔,外魔。
有的人修行,身边环境不好,每天有人说,上班去,工作去,结婚去,生孩子去。每天有人说你,你修行怎么能把生活放下呢?怎么,怎么能这样?
你说我想走我自己的路,我要按照我自己心中的想法去走的,说,你那想法是错的,是不是?你能忍辱,已经帮到他了。
刚开始你的修行在影响身边的人,你的忍辱,你不吱声,你的持续的心态的平和,忍辱,时间久也会影响到他。
三轮体空忍,不要憋着气忍。六度,三轮体空忍,你才能忍辱,忍完了成佛。你要是憋住气,你觉得你有个侮辱在那儿,有个你在那,有一个骂你的人在那,那迟早会肝气不舒的,就是两肋涨满,然后得吃药。
但是三轮体空,你在这个忍辱的过程,不断地熟悉佛的见地,所以最后用佛的知见指导下的忍辱,才可以圆满佛道,最后圆满功德。否则你只是忍辱,那就是憋气,就很难突破。就说最后忍,只不过大家觉得你这个人心胸挺大的,度量挺大的,那还就是个大肚量的人啊,其实你已经很生气了。只不过是不说。
但在你意识层面,不断地三轮体空地忍,每次忍都会突破一下。因为无我,那个事情,你给它定义你受侮辱,只要一下这个定义,其实你已经在承受了。
连定义都不下,第一是,不下定义。第二,身心不动,当下修证。
要有人给你侮辱个受的话啊,你看大乘菩萨是怎么想的?哇,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点吧,要这样想。
要有人骂你了,诽谤你,或者是你看见老公做坏事了,然后你一下子心里难受了,很难受啊,就比如说老公出去跟其他女孩子好了,等等这件事啊,我就举个例子啊,因为这件事,很多女的直接休了他。把它休了,这是第一个法门。
还有一个就是,你坐在那,如如不动。一旦因为你的身心起来了,你的怒火起来了,你的分别、执着起来了,你本能地着相了。要流泪了,要哭了,要生气,心情很烦,然后很伤心,然后对全世界男的都失望了,然后很绝望的时候。
好,坐在那,如如不动,先把呼吸调匀。然后先不要定义那是我老公,这就是一个众生,然后呢,这个众生在做事,为什么我会这么在乎?为什么我本来是佛,就是因为这个众生,我才一次一次地,就是因为这样的众生,我一次一次的变成众生的?
就是他让你着相的,别的还着不了呢,就是因为情欲,所以我一次一次着这种相,这样男人的相。为什么老公一做这件事我就着了呢?
你知道大乘菩萨就会很珍惜这种状态,哇,趁此赶紧修行。一往那坐,如如不动,身心调整呼吸。然后呢,觉照自己的分别念起来,就像那海啸一样,哇,起来。因为那个力量很大的,因为你的分别,生生世世的结就在那个地方。
生生世世,你就找到根源,就在情感里边。因为不是老公做啥也能触动你的。他做某一件事能触动你,它涉及到你的卡点了,就你生生世世修行没及格的那个地方,又来了。安住在那儿,一定要如如不动。
调呼吸,身心如如不动。我空,他空,事情空。你先知道这个空,然后坐在那,如如不动。
不动,不要在头脑里边再涉及任何佛学理论了,不要乱想了,也不要定义。那不是老公,那是我生生世世一个男相,生生世世情欲的男相。
男女相啊,那是男女相跟情欲。能触动你的,不是老公这个人,不是老公能触动你,是情欲能触动你。
触动你的,不是你多爱你老公,说老公不能跟女孩子来往,是那个情欲,那个卡点。比如你老公给了这个女人个西红柿,你不会生气是吧?哎,他跟着她走了,到她家住去了,你就生气了是吧?西红柿这件事触动不了,到她家住就触动了。
好,当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你正好修行。因为很多事,能让你的能量迅速地达到巅峰的事很少,那种心已经触动到根源,那就是根源,无名之根啊。唰,你要变成众生了。
这一块是最难破的。好,你只要不动,你那个时候只要不认知,不动,很容易见空性的,我告诉你。
不动,不着相。不要定义那是我老公,就是情欲跟众生。而且我怎么能让这些东西转了呢?我修了这么久。
好,只要你不动那一刻,如果平时修止观修得好一点,再加上佛的空性正见,你只要不动,不定义,停上十分钟,你试试。十分钟也很厉害了,别十分钟,五分钟。在那五分钟,不骂自己,不骂老公,不骂那个女的。哪怕你流着泪,或者坐在那儿很伤感的。
只要停下来,停下来,你就发现,你根尘里边那些,潜伏着那些东西,那些结,就开解了。
因为很多东西,不是你认为那样的,伤害是你认知出来的。你认为就是他做了那件事受伤,其实那件根结在你里边已经潜伏着很久了,它只不过是触动了,那种子又发了。受报了。
它一触动你在受报,你的难受是因为你受报,你在受地狱的果报。很多女的很生气,很苦。其实它是触动你内在在受报。你在受地狱的果报。让它这个报停下来,就是如如不动,深呼吸。
我见的,我看见的,听闻的,体验到的,所有一切都是假相,都是幻境。你只要不动,它就像那些海浪升起来,你不动,就算它高到天上去,它也会落回来的。只不过时间问题,升得越高,落得越慢一点而已。
只要你足够时间,落下来那一刻,你就知道什么叫根尘脱落。你很可能因此而解脱。
所以不要怕这个世界的相。不怕它,没关系的。不管是你烦啊,或者是痛苦啊,或者是什么,它那些来了,你不动,试试,修止观。
摘自子归家(ziguijia.com)
杨宁老师随缘开示《根本无明》@2018-04-22
杨宁老师说:因为是随意聊天,故视频中有些说法只是个人角度,而且有些措辞欠精准。还有一些聊天内容只是为了调整提问者目前的身心状态,无法重视见地阐述上的条理与圆满。再加上视频剪辑后的去头掐尾等,故视频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愿智者闻之,能明辨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