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3.16

                                                          读书笔记之《论语》3.16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三〈八佾〉》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3.16子曰:“射不主皮(1),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注释】

(1)皮: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

(2)科:等级。

【集注】

        为,去声。射不主皮,乡射礼文。为力不同科,孔子解礼之意如此也。皮,革也,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所谓鹄也。科,等也。古者射以观德,但主于中,而不主于贯革,盖以人之力有强弱,不同等也。记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正谓此也。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杨氏曰:“中可以学而能,力不可以强而至。圣人言古之道,所以正今之失。”

【钱穆】

        射不主皮:古之射,张一布,称为侯。或画五采画兽,为正。或于布中心贴一皮,或熊或虎或豹,为鹄。不主皮,或说:射以观德,但主于中,不主贯革。皮即革也。或说:主皮之射见《仪礼》〈乡射礼〉,贯革之射见《小戴礼》〈乐记〉,二者有别。贯革谓射穿甲革,如养由基射甲彻七札之类,此乃军射。礼射则用皮侯,不用革。今按:射必主中,断无不主中而为射者。射不主皮,既不能解为不主中,则上说但主中不主贯,自为正解。射既有“中”与“贯”之别,[光案:“中与贯之别”,联经版改作“‘中’与‘贯’之别”,“中”、“贯”二字加引号。]则贯指革言,亦自无疑。射不主皮,谓皮可以该布,又何不可以该革?故知上解主皮为贯革,通上下文而说之,亦自见其可信。《仪礼》、《小戴礼》其书皆出《论语》后,不得以两书或言主皮,或言贯革,遂谓《论语》言主皮决不指贯革。

        为力不同科:科,等级义。人力强弱不同等,故射主中,不主贯。汉儒因见《仪礼》言主皮,《小戴礼》言贯革,疑《论语》此章“不主皮”不言贯革,遂疑此句“为力不同科”另属一事,[光案:“‘不主皮’不言贯革,遂疑此句‘为力不同科’另属一事”,东大版原作“不主皮不言贯革,遂疑此句为力不同科另属一事”,“不主皮”、“为力不同科”二处无引号。]不连上文。因解“为力”乃为力役之事,丁强任力役亦分科。[光案:“任力役亦分科。”之句号,东大版原作“任力役亦分科,”之逗号。]然当役不得称为力,此解牵强。今不从。

        古之道也:〈乐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光案:“乐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东大版原作“乐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乐记”二字之后,改逗号为冒号,并增引号。]此谓自武王克商,示天下已平,不复尚多力能杀人,故息贯革之射,正与《论语》此章所言相同。今若分〈乐记〉贯革与《论语》主皮为二,则“射不主皮古之道也”语义难解。盖下逮春秋,列国兵争,复尚力射,如养由基穿七札,见称当时,故孔子嘅叹而称古道。若必本《仪礼》为说,《仪礼》显出《论语》后,岂其所记各射,孔子时皆不然,而嘅称为古之道乎?朱子注此章,不用汉儒古说,以贯革说主皮,以本章三句通为一气读之,最为允惬。清儒必据古注驳朱《注》,于“射不主皮”一语,多引古礼文,而于“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两语,终无确说。就本章文气语法字义平直求之,知朱《注》不可易。其说古礼容有违失,终无害于其释大义之是当。

[白话试译]

        先生说:“比较射艺,不主要在能射穿皮革,因各人体力有不同,这是古人的道理呀!”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自译】

        孔丘先生说:“射箭比赛不以对箭靶的穿透程度为标准,因为各人力气有所不同。这是自古的规矩。”

【感悟】

        在和平时代,射在士族阶层成为一种礼节性的技艺,大家以礼相较,只比准头,不比杀伤力,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丘先生的此番话应该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为人做事应该以是否符合礼制为标准,而不在于做到什么程度,因为各人能力是有所差异的。当然,不排除在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战乱的苗头逐渐开始显露,射箭不再是单纯彬彬有礼的一种比赛形式,而是要成为既有准头又有杀伤力的战争武器,所以孔丘先生才有此言语。

【后记】

        是否尽力去学才是关键,至于学到什么程度,那是因人而异的。

                                                                                                                槐榆柳

                                                                                                          2017年1月17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