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是缘,相交也是缘。有些人仅仅也就是相识罢了,时过经年也只是通讯录上的一个名字一串数字而已。有些人一旦相识可能就会有隔三差五的机缘共执一事,这就是相交的缘分。若是年深日久,三观甚合,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多,则是相知的缘分了。
那天一起喝茶的杨总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说了要邀请大家去她的办公室喝茶那就是要邀请大家去她的办公室喝茶,最多也就等了一两天吧,局就攒起来了,基本上还是头两天的那拨人,不过是换了个场子而已。
杨总也是个喜欢喝茶的人,公司做的蛮大业务也做的蛮大,当老总的总免不了有些商务洽谈,一边喝茶一边畅聊确实是个很好的氛围。所以杨总的办公室洽谈的地方里不是沙发茶几,而是一张专业的中式茶桌和几张中式的椅子。
进了屋子,谁来主泡却是大家谦让起来了。虽然说是杨总的主场,杨总却自谦是个小白,不敢在几位老师面前造次。曹老师倒是坐上了主泡的位置,可是坐了一会儿又下来了,最后还是让马老师负责今天的主泡,我想这也可能是大家心里都期待的吧,毕竟上次没喝到马老师泡的茶。
至于今天喝什么茶,先喝哪个再喝哪个大家又免不了一番讨论,于我而言确实也只是听听。后来一致决定先喝杨总的茶,毕竟这次相聚杨总邀请大家来也是希望品鉴一下自己的老茶。
茶台上有个鲜红的茶叶罐子,里面装了一罐撬下来的饼茶,一大块一大块的,黑黢黢的我也看不大明白是啥茶。大家都看了看闻了闻也没说话,马老师看了看也没说话。一边把曹老师带来的紫砂壶放在烧水壶上蒸烤,一边把大块的茶叶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马老师边掰边说,我泡饼茶之前喜欢把茶掰小一点儿,这样有利于茶叶在壶里整体受热均匀,出来的茶汤整体性会更好一些。因为很多茶是拼配茶,茶饼外层里层的原料都不同,如果就是大块儿的泡,有可能外层的滋味已经出来了,里面的还没泡开,等里面的泡开了,外层的滋味又已经淡了,这样可能就喝不到这款茶最好的味道。
杨总估计平时还是太忙,喝茶估计就真的是喝茶了,茶则也没准备一个。马老师用来盛茶的是从旁边随手拿的一张A4的纸,看着也挺自然的。
那个小紫砂壶挺小的,100cc,马老师把白纸对折窝了窝,把茶投入了小壶中,那场景看着总觉得有点似曾相识,就像往碗里投药似的。我发现老喝茶的人泡茶的时候都很认真,不说话,专注在泡茶的每个动作里。茶洗过了出汤,然后分杯,大家都很安静的喝了一口。这时候马老师才悠悠的说到,这是款熟茶吧,然后就没说什么了。我喝着也像是熟普,不过味道不是太好。杨总赶紧说对对对,这是款熟普,我的肠胃不太好,只能喝熟茶,所以我也比较喜欢喝熟茶,而且我只喝老的熟茶。
说实话这款茶不好喝,有点儿剌嗓子,后面两泡桌子上有人只是抿了抿就倒了。马老师沉吟了半晌还是没做声,我猜她可能喝出了点什么,只不过大家也才见第二次面,交浅言深也不太合适,所以也忍住了没说。倒是曹老师和杨总比较熟,直接说这茶怎么喝着不对啊。这时候马老师才说,感觉这个茶有点儿像是人为做出来的老茶。她是个对茶很认真的人,一说到这个就忍不住把前因后果都得一一说明。老的熟茶实际上是从七十年代才开始做的,当时作为茶叶消费很重要的一个生活圈港澳及南洋的人群主要喜欢喝红汤茶,而茶叶作为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必须得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七十年代中期由云南国营昆明茶厂开始研制熟茶的加工工艺,真正成熟和形成量产产品已经是七十年代末期了。所以,如果市面上老熟茶的时间超过了这个时间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假的了。当然了,在这个时间内的熟茶也可能有假的。主要是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捧老茶,这种手段的出现也是被市场需求所刺激的吧。
这泡茶大概也就喝了这两三泡,就没有再喝了。马老师说要不大家尝一下我带来的熟普吧,这款茶大概是2013年还是2014年做的,差不多也快有十年了。当时是我们自己去找的料子,自己找的师傅做的。一边说着,一边醒茶,一边烧水。马老师泡茶的动作很小很慢很细,洗了茶以后照例是让大家闻一下公杯的香,我闻的时候觉得很奇怪,不是说是熟茶吗?我怎么闻着还有点儿生普的那种清新的味儿呢?马老师说你体会的还蛮细致,这款茶当年用到了一些老乔木的料子,而且碰到了一个难得的制茶师父,用特殊的功法去做的这款茶。所以喝到嘴里是熟茶的口感,但是香气却带有一丝丝生普的香气。说实话,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体验到,心里倒是觉得挺神奇的。
其实在日常的很多时候,喝茶真的就只是喝茶了,只有人多的时候,有几个很懂茶的老饕在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喝出茶的文化茶的内涵,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喝茶,更多的是听茶,听色听香听滋味、听知听艺听文化、听史听趣听人生。
马老师今天看来是准备了很多好茶的,看得出来熟普对于她来说不太够劲儿。换茶的时候问我们接着喝什么,看我们没接茬,她直接说那就喝岩茶吧,咱们先喝一款水仙。说实话,岩茶我喝的少,岩茶的滋味也不是很熟悉,有些啥特点也不太了解。这款老枞水仙的香我闻到了很明显的花香,只是喝到口里之后舌根部明显觉得好酸,在我的理解里茶有酸味儿并不是好的特征,俺也不懂啊,不懂就得问啊。马老师说这个酸味儿来自于茶叶的一种内涵物质——没食子酸(我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字儿,查了也没查到,回头再问问),这种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好像是在消内脂方面,又叫“武夷酸”。同时这个酸味儿也能够更好的刺激我们的味蕾分泌出津液,也就是通常说的生津感,一般岩茶三年左右会出来酸味儿。感情这个酸味儿是这样啊,还别说,说着说着口里还真有点儿津如泉涌的感觉。
这款老枞水仙听的我是津津有味儿啊。
水仙喝完喝肉桂,要把岩茶喝出味。有时候很多事儿都有它的机缘,你遇到什么人和遇到什么茶是一样的,碰到有趣的人就会喝到好喝的茶。就像今天,大家喝的兴起也听的兴起,怎能不继续呢?
马老师泡茶总是波澜不惊,润物无声,不知不觉间茶香就闻过了,茶汤就喝过了,好喝却说不出其中滋味儿。我总觉得喝茶这种纯粹个人感受的事儿本不需要太多的讲授,不过要想真正懂得其中滋味儿还真的得一点点的引导。这是一款坑涧肉桂,最有意思的是这个茶的杯底香会有一丝丝淡淡的奶香,如果不经提醒,不是特别的注意可能很难感觉到,一忽而过是很正常的。人生中许多美妙的滋味不也是如此吗?大多数其实都在我们不经意间一忽而过。马老师是个很实在的人,她说这款肉桂不是什么名山名种,但是呢它就是本本分分正山的料,然后用本本分分的岩茶的做法做的,所以我们喝到的也是本本分分肉桂的滋味闻到的也是本本分分肉桂的香味,其实这点倒是和我特别投契。我当然也就是老老实实的说其实岩茶喝的并不多,更谈不上有什么很多的认知。
贺先生告诉我岩茶因为是群体种,品种非常多,很难喝全,更谈不上什么能喝懂。喝岩茶呢一是喝其韵,喝它的岩骨花香,喝它的香韵喉韵;二是喝其酸,喝它多种酸类物质在口腔里浸润以获得津如泉涌的滋味;三是喝其火,岩茶的火工可以说是它最典型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是它的灵魂,火工又分轻火、中轻火、中火、重火、足火。现在很多的岩茶为了迎合很多年轻人和初入茶圈的人的口味,多采用轻火或者中轻火,尽量降低岩茶的火工味道,以提高部分人群的适饮性。
马老师接过话头说确实是的,岩茶现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喜欢,只是真正能喝懂的人不多,就连武夷山当地的茶农也只会跟你说他大概只懂自家这方圆多少里的茶,再远了他也不敢说懂。像以前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姚月明、张天福老先生他们都不敢说完全喝懂,现在更不可能了。我问这是为啥,马老师说,以前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茶叶都由供销社统购统销,那会儿所有山头所有种群都集中在一起,那会儿都不敢说全喝明白的,现在没有以前那个条件更难说喝明白了。
原来,简单的一句话里面还有时代的烙印。
两款岩茶喝下来,大家喝的很过瘾,聊的也很过瘾,其实主要是听的很过瘾,马老师看大家兴致很高也很开心,又拿了一款茶出来说到:“大家今天这么有缘,那就再让大家尝一下足火老水仙的滋味吧”。一边说一边开始泡,“这种足火老水仙可以一直放,也不需要复焙,滋味也会很好。很多南洋的老茶鬼,他们就喜欢喝足火的茶,而且要喝那种特别浓的,只有那种浓度才能过瘾。他们泡茶时投茶量会翻倍,而且只喝前三泡,茶汤浓如油,一泡止瘾二泡销魂三泡如临仙境,浑身通透精神百倍。”
说实话,这足火老水仙于我而言确实重口了些,怎么说呢,真的不好描述茶汤的滋味,只能用个比喻来形容,就好像一个英雄在七八十岁的时候回首自己的前尘往事的那种感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喝着这足火老水仙,有一瞬间我仿佛有些穿越了,似乎置身于南洋小国的市井之间,坐在一把摇椅之上,皓首苍颜,满脸沧桑,身后是我安身立命的小店子,阳光从窗户上斜斜的照在我的脸上,屋角的留声机咿咿呀呀的唱着故乡的曲调,背井离乡几十年,也许今生再也回不去了,只有手里这把茶壶里的茶才能够让我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也是那么一瞬我好像有点明白为什么这茶味要这么的浓了,因为乡愁就有这么浓。
茶到至味如人生
说到南洋又说到了如今的一带一路,杨总就是在一带一路上做生意的。她也很想借着她做生意的机会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传播出去。马老师也说这个想法很好,毕竟汉口在某一段时间就是万里茶路的起点,那时候汉口有很多茶厂和茶码头,大量的茶叶在这里制作包装然后通过船运出海,运到欧洲各地。如今,在这个国家中兴贸易发达的时代,重现武汉茶路的昔日辉煌应该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儿吧。
一场茶喝下来,让人喝的滋滋有味,也让人听的津津有味。
有意思。
(图片来自网络,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