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后续的每次会谈中都需要再次确认当下的目标。因为案主对他们的目标的知觉会有变化 ,正好他们对问题的可能 的解决之道知觉也会变化一样。(前提是消费型来访,故首先是需要转变来访的状态)
2、更多的回到自身的转变
3、当来访不愿怎么回答变化,那么可能是来访不怎么想聊这方面。
4、如果案主在建构解决之道的过程中获得超出他们预期的收获,那他们则可能 会再发展出额外的目标。
5、在后继的会谈中,因为要对出现的改善做一个彻底的探讨,故目标制定的工作会比初次会谈时晚一些。
6、会谈情境决定了目标制定对话的方向会走多远。
结案
1、在建构解决之道的会谈中,从初次会谈开始,你就需要同时思考和处理案主的结案问题。
2、在初次会谈中,向案主提出的最初的目标制定问句就反映了来访何时会结案的思考:“对你来说,你希望会谈后你的生活有什么不同,都会让你觉得来到这儿和我见面是值得的?”
3、关系问句可以用来澄清,甚至是推进案主建构解决之道的内容。
4、在后续的会谈里,咨询师能根据案主对有关进步的评量问句的反应,来有效而自然地讨论结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