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如实看待他人:社交智慧
【原文内容】
追求精通的最大障碍常常是我们在应对周围人的抗拒和控制时所经历的情绪负担。稍不注意,我们的思绪就会沉溺于权谋诡计和斗争中。在社交舞台上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将自己当下的情感需求和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的幼稚倾向。因此,我们很容易误解别人的意图,并用会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方式来应对。社交智慧是一种用尽可能实事求是的眼光看待他人的能力。通过克服我们身上通常会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我们可以学着更关注他人,读懂他们当下的行为,理解他们的动机,预判他们可能的行动倾向。在社交环境中游刃有余,我们就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学习和掌握技能上。缺乏这一智慧所达到的精通不是真正的精通,并且不会长久。
社交智慧会帮助我们摒弃天真视角,并变得更加实事求是。它包括要将我们的注意力从自身内部转移到外部以及磨炼我们天生具备的观察能力和移情能力两个方面。这意味着我们要放下那些将别人理想化和妖魔化的习惯,去理解和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
具体认识——读懂他人
当我们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是更深入地关注另一个人时,我们就有机会学到一些沟通方式。这些沟通方式中的大部分在本质上是非语言形式的,并且以它们自己的方式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要开始这个过程,你需要训练自己去少关注人们说的话,多注意他们的声调、眼神、肢体语言--所有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可能显示他们的紧张或兴奋的信号。如果你能触动人们的情绪,他们会透露更多。停止你自己的内心独角戏,集中注意力,你会从他们身上获得线索--这些线索会让你产生某些情绪或感觉。相信这些感觉--它们会告诉你一些由于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而常常容易被忽略的东西。之后,你可以设法找到这些信号出现的规律并尝试分析它们的含义。
当你卸下自己的防御机制,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时,你需要放松警惕,接受他们的影响。只要你的情绪和移情是向外的,你就能在必要时超脱自己,分析你所收集到的信息。抵制住将他人的言行解释为对自己的含沙射影的诱惑--这会导致你把心思转向自己的内心,立即切断你与他人的联结。
你可以做这样一项练习,在你认识一个人一段时间之后,试着想象自己正在从他的角度体验这个世界,并把自己放入他的环境中,感受他的感受。寻找你们之间任何共同的情绪体验--例如,你曾经经历过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与他此刻正在经历的相似的创伤或困难。重温那种情绪的一部分可以帮助你开始识别的过程。我们的目标不是像字面上所说的住到别人的脑袋里,那是不可能的,而是训练你的移情能力并对他人的世界观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能够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思维模式中,无论在任何程度上,都是放松自己思维过程的绝佳方式,因为这可以避免将自己局限在某些特定的看待事情的方式上。你对他人产生移情的能力与你凭感觉进入研究主题的创造性过程相关。
这种直觉式的读人术你用得越多,它就越有效、越准确,但最好把它和其他更有意识的读人术结合起来用。例如,你应该去特别注意人们的行为和决定,弄清楚它们背后的动机。这些动机往往与权力有关。人们会给自己的动机和意图找各种各样的说辞,他们习惯了用语言进行粉饰。然而他们的行为更能说明他们的性格,更能说明藏在事情表面之下的本质。如果他们表面上装出一副无害的样子,但在某些场合表现得咄咄逼人,那么就要认识到,比起温柔无害,咄咄逼人才更接近他们的本质。同样地,你应该去特别注意人们是如何应对压力环境的--他们在公开场合戴的面具常常会在这种焦灼的时刻掉下来。
你必须避免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即根据你对别人的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第一印象有时候能告诉你一些事情,但更多的时候会误导你。这有几个原因。首先,初次见面时,你往往会紧张、没那么放得开,表现得比平时更内向。其次,初次见面时你不会真的留意他人。最后,人们会训练自己在公共场合表现出特定的样子,也就是使用所谓的人设,这些人设就像第二层皮肤一样保护着他们。除非你有惊人的洞察力,否则你很容易错把他们的面具当成他们真正的样子。
你的终极目标是,识别并深入了解是什么让人们独一无二,理解他们的核心性格和价值观。你对人们的过去和他们的思维方式了解得越彻底,你就越能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样,你就能理解他们的动机、预见他们的行为,以及想出争取他们的支持的最佳方式。你就再也不会一无所知地应对一切了。
请记住,人们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你不能把自己对他人的看法僵化成一个固定印象。你要不断地观察他们,并时刻更新你对他们的看法。
普遍认识——七个致命现实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这些负面特质—— 嫉妒、从众、刻板、自恋、懒惰、反复无常和消极反抗 ——每个人都多少有一点。
嫉妒-过分称赞你或在刚认识你的时候就对你过分友好的人,往往是嫉妒你的人,他们接近你的目的就是伤害你。你要警惕这种行为。此外,如果你在一个人身上察觉到了程度非同一般的不安全感,他或她肯定会更容易嫉妒你。
从众-你可以巧妙地在你的工作中展示你的个性,但是当涉及政治、道德和价值观时,你要表现得你很拥护你所处环境的公认标准。把工作场所想象成一个戏院,在这里你得一直戴着面具。
刻板-这个世界在很多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每当我们人类面对一个看似复杂的处境时,我们的反应都是,求助于一种人为的简单以及培养一种可以给我们控制感的习惯和惯例。我们更喜欢熟悉的事物——想法、面孔、规则——因为它们让人感到安慰。
与人们的刻板方式抗争或反驳他们的非理性观念是没有用的。这样做只会浪费你的时间,并让你在这个过程中也变得刻板。最好的策略就是接受他人的刻板,表面上表现出对他们对秩序的需求的尊重。然后暗地里,自己努力保持开放精神,放弃坏习惯,并有意识地培养新思想。
自恋-当需要请求帮助时,你必须首先想到用某种方式满足别人的个人利益。(你应该把这一点用到所有人身上,不论他们的自恋程度如何。)你必须透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感受他们的需求。你必须给他们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帮助你的交换——一个可以节省他们时间的回报、一个他们需要的联系方式,等等。
懒惰-你要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保密或多隐瞒一些细节,这样才能让别人无法窃用。如果你为上级工作,做好他们把功劳全部据为己有的准备(这是所有人在学徒阶段都会经历的一部分,你只能接受),但不要让同事也有这样对你的机会。要在你们的合作协议中事先明确你在这当中的功劳。
反复无常-你周围的人也会不断受到自身情绪的拉扯,他们的想法会根据他们自身的情绪每天甚至每个小时地变化。你千万不要把人们一时说的话或做的事当作他们对自身永久愿望的表达。昨天他们还很喜欢你的想法,今天他们可能就会对你的想法有些不冷不热。
消极反抗-所有消极反抗的根源都是人类对直接对抗的恐惧——被冲突翻搅起来的情绪以及随之而来的失控。拖延项目进程、迟到、随意发表故意让人不高兴的评论,这些都是低水平的消极反抗的常见形式。你有两个选项:要么抽身离开;要么以同样间接的方式还击,用某种微妙的方式向他们表明,招惹你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常常会使他们泄气,转而去寻找下一个受害者。你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让自己的情绪卷入他们的闹剧和争斗中。
策略一:用工作证明自己
你的工作是任由你表达自己的社交智慧的最强大的手段。通过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高效和对细节的关注,你可以表明自己正在为整个群体着想并推进其事业。通过让自己的表达清晰易懂,你可以表现出自己对观众或公众的充分关心。通过让其他人参与到你的项目中并优雅地接受他们的反馈,你可以显示出自己在群体关系中的自在。扎实的工作还能保护你免受他人的政治暗算和迫害——因为你的成果无可辩驳。通过保持专注,让工作表现为自己说话,你不仅能继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还能从所有光说不练的人中脱颖而出。
策略二:打造合适的人设
人们往往会根据你的外表来对你进行判断。如果你不小心单纯地认为做自己就好,他们就会开始把各种与你无关但符合他们对你的想象的特质归结到你的身上。所有这些都会令你困惑,让你不安,并消耗你的注意力。
你唯一的防卫方法就是,通过有意识地营造这种外在表现、创造适合自己的形象以及控制人们的判断来扭转这种局面。有些时候,你会发现后退一步给自己制造一些神秘感,反而会提升自己的存在感。另一些时候,你会想要直接一点,呈现出一种更为专业的样子。总之,不要固定在一个形象上,或让人们能够完全看透你。你要总是领先公众一步。
策略三:像他人看你一样看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回顾过去的负面事件来开始这一过程——有人破坏我们的工作、老板无故开除我们、与同事恶意争斗。最好从已经过去几个月以上的事件着手,这样就不会引起我们太多的情绪。在仔细审视这些事件时,我们必须把焦点放在自己做了什么才引发了这种互动或使它恶化。这样回顾几个类似的事件之后,我们就可能会开始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一个可以反映出我们性格中的某个缺点的行为模式。从其他参与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事件,可以解开我们的情绪对自我形象的执着,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在错误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还可以听听我们信任的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行为的,在这之前一定要让他们相信,我们需要他们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慢慢地变得越来越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这将让我们获得另一半社交智慧——如实看待我们自己的能力。
策略四:耐着性子与蠢人周旋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傻瓜:当涉及实际生活时,重要的是追求长远的结果,并用尽量高效和有创造性的方式去达成它。这应当成为引导人们行为的最高价值。但是傻瓜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他们更注重短期的事物——抓住眼前的利益,获得公众或媒体的关注,并且要看起来很风光。他们被自我和不安所支配。他们往往喜欢为了一己之私而挑起事端或玩弄政治阴谋。当他们对别人提出批评时,总是强调与整体情况或观点无关的事情。比起真理,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和地位更感兴趣。你可以通过他们完成的事情有多少,或他们有多能阻碍别人取得成功来认出他们。他们缺乏某种常识,常常会为不重要的事情忙忙碌碌,而忽略了长远来看会给他们招致灾祸的问题。
与傻瓜打交道时,我们往往很容易把自己拉低到与他们相同的水平,被他们惹恼,激怒,甚至被拉进战斗。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到烦恼和困惑,并感觉不到什么对你来说才是真正重要的。你不可能赢得争论,或让他们理解你的立场,或改变他们的行为,因为理性和结果对他们来说不重要。你只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情绪能量而已。
在和傻瓜打交道时,你必须采用如下哲学:他们只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石头或家具一样。我们所有人都有愚蠢的一面,都会有失去理智、自我和短视的时候。这就是人性。看到自己身上的愚蠢,你就可以接受他人的愚蠢。这会让你对他人的愚蠢言行一笑置之,像容忍傻孩子一样容忍他们的存在,并避免试图改变他们的疯狂举动。
如果他们找你麻烦,你必须通过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重要的事情并尽可能地无视他们来化解他们给你造成的伤害。然而,最智慧的做法是更进一步,利用他们的愚蠢——把他们作为你工作的素材,作为你的反面教材,或想办法让他们的行为有利于你。
【我的感想】
我一度觉得自己非常不擅长社交,并且试图最大限度避免社交。但是很多时候事情就是你越逃避事情就会越多出现并且还会越严重,而且因为缺少小的尝试和锻炼,在遇到大的问题时会更加手足无措。
我读完这章之后最大的感想就是“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我不应该放任自己逃避社交,而要尽可能学习社交技能,在每一次与人相处的时候练习。
【行动起来】
迈出第一步,至少不要害怕和排斥社交,试着在每一次社交中学到一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