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9.11”事件发生的时候,你在哪儿——为什么我们对于带有情绪事件的记忆是有缺陷的
创伤性记忆:(在本小节中,我了解了创伤性记忆、解离、精神性创伤的概念,及创伤记忆和精神创伤之间的异同。虽然我们普遍认为:创伤性记忆对自己而言是痛苦且不想回忆的或者难以完整回忆的。)但创伤性记忆有一种“优势效应”,参与者对于创伤性事件的记忆前后一致性非常高,其中的所有记忆成分几乎从来没有改变过,创伤性记忆的确很特别——但不是很多人以为的那种特别——我们对创伤的记忆力比其他记忆力都更好。
闪光灯式记忆:我们在某些特殊的重要时刻,能够马上并强烈地回忆起当时自己所在的环境,这有时叫作“闪光灯式记忆”。很多人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忆中都包含大量清晰的感官感觉。对于某些特定的事件,人们能够更自信地回忆出更准确的细节,而这些特定的事件都有一下三种主要特征:(1)这个事件必须非常出乎意料;(2)这个事件的严重后果会波及到回忆者或者会波及到大众和社会;(3)这个事件必须能够激发高涨的情绪。但闪光灯记忆可能并不如研究员认为的那样持久、准确,而且人们在回忆这类事件的时候,对自己记忆的准确度显得过度自信,信心不等于准确。(我们生而为人,总会有自己的闪光灯式的记忆,可我认为这样的记忆不管是跟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还是出乎意料,当回忆起来时,这是我们自己的独家记忆就好,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最最生动的记忆也有可能是毫无意义的。生活真的会跟我们开玩笑。)
记忆入侵:即使是这样的(非特别年轻的人、患重病的人、低能的人,而是普通大学生)人群,也极易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也极易受误导性的记忆回溯技巧影响,从而想象出一些事物,并把这些想象误当作真实的经历。(记忆如此不靠谱,被记忆入侵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就目前我的认知而言,这样的记忆入侵会给参与者带来创伤性记忆的话,这又该如何解决呢?)
非常环境中的记忆:上一小节记忆入侵是靠外力(外界影响),那非常环境中的记忆好像也是这样,从一般情况来看,单靠展示照片或者几个特定的问题就能在我们的记忆中植入虚假情节,甚至还能植入令人难以置信的情感事件。(我的理解:如果环境情景条件完美,记忆入侵比在实验室中分八个步骤好几次完成更容易。)
记忆是如何被遮蔽的:我们实际上把原本的视觉(或者其他感官)信息转换成语音信息——把感觉输入变成语言输出,这个过程是有瑕疵的,每次把图像、声音、气味等信息转化成语言文字的时候,我们极有可能会改变一部分信息,或者丢失一部分信息。
重复练习只能用文字写出来的面部特征,使参与者对微小细节的视觉记忆弱化了,很难再回忆起来。
同理:把照片转述成文字只会让我们对照片的记忆变得模糊不清。
似乎无论是哪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事物,只要将其转换成文字加以描述,就会使其表现力大大削减。
除了会损失细微差别以外,用语言描述“语言难以描述”的事物会使我们形成相互抵消的记忆——对某种事物既有“语言描述”版记忆,又有“亲身体验”版记忆;而“语言描述”版记忆是大脑的优先选项,于是我们可能会把它当作对某事物最靠谱的记忆。简而言之,用语言重复描述某事物非但不能加强记忆,反而会削弱记忆。(不是任何情况,比如背单词、演讲稿、陈述事实时,重复语言描述这个方法会强化记忆。这也告诉了我一个不同的学习方法,对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我们能活运用)
作者总结:照片能非常有效地误导我们的记忆,特别是当照片与误导信息被故意组合起来的时候。不管情感记忆、语言记忆、还是视觉记忆,我们的记忆都很容易被操控、改变。(这一小节作者写的很详细,通俗易懂。记忆的遮蔽过程写的很清楚,很好理解,可以说深入浅出。有所得!)
严重事件应激晤谈:被认为是帮助人们走出阴影的好办法,也经常被叫作“心里急救”。在所谓的“反冲阶段”人们会试着寻找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们来进行自我心理修复。
但作者认为:这个晤谈让我们听到每一段新的叙述,都有可能“污染”或“二次污染”我们的记忆。
面对受害者我们该怎么做呢?你只需要让他们明白,不论他们什么时候需要你的支持和帮助,你都会及时出现就可以了。(大脑对不同类别的记忆都是同等待遇,当明白了这个,我们也许在日后的生活中会多一些换位思考和同理心。)
第8章 社交媒体——为什么说媒体塑造了我们的记忆
弊大于利的多任务处理:任务转换对我们的工作生产率、批判思维、专注的能力都没有益处,而且会使我们更容易犯错误。任务转换的不良影响并不仅限于削弱我们完成手头工作的能力——它也会对我们记忆并回忆事物的能力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专注于一件事时,效率更高,速度更快。这让我能更好的认识我自己,我们不可能同一时间对一个以上的想法形成记忆。)
从事其他活动时持续使用手机会阻碍我们对幸福的感受。我们每一个人都对特定的社交互动方式有所期待,如果期待未得到满足,我们就会感受到负面的心理反应。(我一直认为在进行我们喜欢的社交活动时,不动手机是对对方的尊重,现在更能理解为什么了,换位思考,我不喜欢被这样对待。)
记忆是会传染的:通过分享,我们的记忆变成了社会景观的一部分,我们制造了一股社会意识流,同时我们自己的意识流也被别的社会意识流塑造着。
任何外来信息都有可能篡改甚至颠倒我们对该事件的记忆。
记忆是会传染的。我们在讲述某件事情的时候,会把源自他处的信息也融合进去,所以我们的讲述很有可能既有准确细节,又有不准确细节。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容易受到这种效应的影响呢?原因有三:第一是基本的记忆扭曲;第二是来源混淆;第三是从众行为。(在生活工作中,从众行为真的很常见,好像越长大,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越发的不确定或者容易听信别人的看法。)
群体性记忆: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有可能被身边的人影响。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环境狭制的“受害者”。这种影响分为:规范性影响和信息性影响。
所谓交互记忆,像我们网上的互动一样,是一种共同形成、共同更新、(最重要的是)共同储存的群体性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群体性记忆好像越来越多。有时是自发性的去接受,有时则是被动接受。)
数码失忆症:网络已经变成了“交互记忆”或“外部记忆”的一种主要形式,信息在网上被共同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之外。
如果我们知道某些信息未来可以(以数字形式)随时被查到,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精力去记忆这些信息,于是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实际记忆力就被削弱了。这种现象被叫作“数码失忆症”。(不知道提笔忘字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
或许在未来的教学中会愈发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记住知识。(是可以这样去做改变,但现在的应试教育如何改,也是一个难题。)
感想:我们不如自己认为的那么漂亮,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不夸张不过度自信,才能做自信的自己。今天的学习时间断断续续六个多小时才完成,但真的是学进去了,满满的成就感,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