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铜墙铁壁”只是一个夸张了的形容词。不来润城还真不知道真有这样一座“铁铸”的古城。
砥洎城是华北地区现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代表、建筑史上的稀缺实物资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砥洎城座落于润城镇西北隅的土丘上,在沁河改道之前,它三面环水,沁河绕城而过,远望好似中流砥柱,因为沁河古称洎水,砥洎城由此而得名。砥洎城出于军事防御目的而建,同时兼顾居住使用功能,城堡内的街巷、民居与城墙一起被纳入整个防御体系,担负防御职责,并体现出鲜明的防御为本、平战结合的设计风格和建筑特点。
砥洎城城墙高12米左右,临水的部分城墙更是高达20米,西侧临水城墙随地势而呈梯状分为两层,两层之间有坡道连通。砥洎城的城墙极富特色,润城镇冶铁业发达,并因此出现了一大批富商巨贾,他们用来自于冶铁业的财富构筑城堡,而冶铁后废弃的坩锅又为城墙的主要建筑材料,既坚固耐久,又降低了成本。
砥洎城鸟瞰,城堡选址通常都要考虑交通便捷,而砥洎城恰恰刻意选择了这个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地形筑城,设计者首先考虑的,正是防御功能。
砥洎城里民居共分十大街坊,摆布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别,巷道形成许多丁字街口,且巷深墙高,道路显得尤为狭窄。住宅之间每自巷顶架设过街楼相通,人行方便。民居大多为单进式二进院,每坊之中院与院连为一体,相互连接,四通八达。
城中的院落并不封闭,院落之间均有仅容一人通过的过道相连。砥洎城中的这种布局与特点,体现着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思想,同时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内部防御体系,一旦敌人攻破城墙,城内居民可以通过院落间的过道与坊间的过街楼方便地转移或反击,而呈丁字型构造的蛛网式狭窄巷道不仅不利于进攻,而且极易使入侵者迷失方向。
冶铁业曾是当地的传统产业,润城镇初名老槐树,铁业兴盛后一度被改名为铁冶镇,最终被定名为润城镇。到处都是废弃的铁坩锅。
城楼上看不远处的高速公路,古城被现代人遗忘了太久,旅游的人不多,不收门票,福利啊!
三面环水,铜墙铁壁,你不来,我不出,砥洎城就这样几百年为你守着。
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的坩锅,使人感觉这儿才是真正的“蜂窝城墙”,号称“铜墙铁壁”
砥洎城"一城三进士",官做得最大的是祖籍山西省晋城市阳城的陕西巡抚张(王春),学术成就最高的是张敦仁。张敦仁,乾隆四十年中进士,时年二十岁,以后为官江南,多有政绩。
不拐弯抹角了,给你旅游攻略: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城东13公里处的润城镇
没有门票开销,打算食宿就行,这里标间300左右,美食当然是晋城河洛面,10块钱吃个饱。
呵呵!多会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