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是原始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文中的思特里克兰德恰恰反映了其社会属性和原始属性的一面,文中一直有原始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冲突。
四十岁之前的思特里克兰德,更倾向于社会评价,家庭殷实,社会地位较高,有一个十七年相处的妻子,生活美满,满足了人们对于社会道德层面的所有需求,在这个阶段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在给生活做加法,表现其对于社会道德、社会规则的依循。
四十岁之后的思特里克兰德,放弃了原来所有,将自己的生活从原来的生活剥离,给自己彻底做了一个减法;抛弃了原来的所有收获与荣耀,去到巴黎学画画,到后来沦落街头,不名一文,也痴心不悔,更多体现的是对于个体价值的追求。 他抛开家庭、(欺占)自己朋友的妻子,且毫无道德的羞耻心,到沦落原始荒岛,而非城镇或乡村,更多张扬其原始属性的一面。从和自己朋友的妻子在一起,她遵循的情感需求,而主人公完全是欲望的表达,彰显原始属性的一面,不在乎原来的社会评价,挣脱原来的社会规则的束缚,不被社会层面的LABEL所束缚。
最后他用自己的画和身边的女人完成了自己在灵魂上的救赎,当这一切被很多读者在内心给予很高评价时,作者赋予让这一切再次毁灭,将其画作付之一炬,完全焚毁,最后实现其个体和灵魂上的升华,至于读者心灵是否受到碾压,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让其用一种毁灭的方式实现灵魂再造。当然,他抛弃一切道德评价所追求的个体的主体性得到了无比的升华。想到了海子的诗:
《以梦为马》片段: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2
再回到毛姆作品的人物的本身,毛姆的人物原型是高更,高更的画作更多的表现原始主义,赋予其人的原始属性,张扬个体的主体性。
3
而毛姆所处的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让社会急剧改变,造就了一批中产阶级,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孤僻,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 而经历一战,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的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而整个19世纪都认为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对形式、秩序、条理性和模式的尊崇顺服,毛姆试图用另外一种视角完成对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存在方式的窥探。
文中体现了多处冲突,人的原始属性与社会属性、社会群体属性和个体主体属性、现实与理想、孤独与归属。。。不管怎样,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完成心灵的满足获得某种给养就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