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青苔,那个时候年纪还小,少年时代的我们似乎对任何东西都饱有兴趣。老家的院子是在我两岁的时候修建的,等我长成少年,平房的边角处有些地方就已经长出了一片一片的青苔。这些微弱的生命仿佛是一夜之间从墙头的缝隙里冒出来的。我趴在墙头,像一个生物学家观察他的实验结果一样认真地观察着这缝隙间微弱的生命,态度严肃而又认真。
青苔总是生长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并且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少年时代的我们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和青苔一样蓬勃,一样旺盛。我们观察着身边的一切,怀疑着身边的一切,探求着身边的一切,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不敢去尝试的。那个时候我们自以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比现在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认真、仔细,也比他们更能从劳动中得到快乐,因为小孩子是那样的容易较真,也是那么地容易满足。
少年时代,我们曾把自己当作建筑师,用路边的砖瓦堆垒着简易的房屋,然后给它们分别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分给小伙伴们的玩偶居住;我们曾把自己当作生物学家,帮助夏蝉褪去蝉衣看他们还能否飞翔,或者在傍晚的时候用旧碗把蝉盖住,看它次日早上是如何蜕变的;我们还把自己当作雕塑家,把从田野里挖出来的黏土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然后把它们放在阳光下晾干,或者放在土灶里烧结。这些好奇心如青苔一样,在各自的时光中默默地生长。
记得第一次在书本里认识青苔是一件很诗意的事情,老师教我们的诗文中有一首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访友,柴扉久叩不开,应是主人唯恐诗人的屐齿踏坏了他小径上的苍苔,所以才闭门谢客。只这两句就然我欣喜不已,那个时候虽有心动,却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直到后来才明白它里面的诗情。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身处其中,当年那时,我们并不懂得,可等到我们有了一定的经历,看过了一些认真和浮夸,才能真正领悟当年的深意。原来你已经错过了能去理解的最好时机,可终究还是懂了,终究不曾让这种感觉在时光中湮灭。
后来读刘禹锡的《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又是不一样的心情,但同样很喜欢这里面的意境。你看茅屋前的石阶上铺满了青苔,这满眼的翠绿,这满眼的春情和诗意。一个人只有心素如简,心淡如菊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青苔,也只有心境安闲的人才能领略青苔中蕴藏的意味。我也想在这种青苔铺阶的意境中调素琴,阅金经,让自己烦躁的心没有丝竹乱耳,没有案牍劳形,只是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老屋距今已有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的岁月和往事都藏在屋顶和围墙上的青苔之中。现在经年不回老家,每次回去,我必定登上阁楼,拍一拍粉蓝色的栏杆,看一看台阶和楼角处的青苔。栏杆上已经有了斑驳的锈迹,如老人身上的褐斑,也是历经岁月留下的故事,青苔中也藏着以往的记忆,那是少年时代不变的情怀。
我喜欢带有青苔的建筑,我偏爱任何穿越时间的东西,我喜欢带有青苔的记忆,我偏爱任何抹不去痕迹的往事。因为带青苔的建筑里必有故事,带有青苔的记忆里定有我不愿淡忘的岁月。
——2015年6月29日,傍晚,雨落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