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语文建设杂志 2024年08月01日 16:21 北京
(本文约8060字,阅读大约需要23分钟)
【摘 要】《好的故事》意蕴丰富,但难以把握,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学生学情出发,抓住学生阅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是该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和情感,走向文本的深处。另外,也需要把握文本的多层意蕴,让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阅读成就感,并在文本细节处丰富阅读审美体验。
【关键词】《好的故事》;学情;文本特质;审美
《好的故事》自选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来,便给教师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该文不管是在语言艺术上还是思想内容上,都别具一格。鲁迅作品的文本价值很高,如何将文本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依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好的故事》而言,基于学情,逐层抵达文本内涵,实现文本的价值重构,当是该文教学有意义的探索。
一、易忽视的学情:“故事”的解疑与教学
通过学情调研发现,学生对《好的故事》中的“故事”质疑比较多,典型问题如下:
1.这明明不是一篇故事,为什么题目是《好的故事》?
2.作者到底要用“好的故事”来表达什么?
通过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发现,已发表的论文或教学文章鲜有提及对“故事”的解读的。在《好的故事》中,除题目外,“故事”一词共出现6次。究其含义,“故事”更“侧重于对事件过程的表述,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1]。这实际上也是大多数学生所理解的意义。然而,通读全文,并未发现有情节性的叙事成分。“故事”的另一个常用义项为“旧事”,也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同样侧重于对事件的描述。在鲁迅的其他作品中,如《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故事”的含义,倾向于前者,即有情节的、有趣的事件(美女蛇的故事和怪哉虫的故事),而且这个事件带有虚构性和趣味性。在《阿Q正传》中,“然而这故事却于阿Q更不利,村人对于阿Q的‘敬而远之’者,本因为怕结怨,谁料他不过是一个不敢再偷的偷儿呢”[2]该处“故事”则是指阿Q在未庄人的猜疑下经不住“一班闲人们却还要寻根究底的去探阿Q的底细”,交代了他在城里干的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此处的“故事”应该是过去做的事。
学生按照“有情节的事件”来理解文中的“故事”并无多大问题,可问题是《好的故事》中并无具体的事件与之相对应。这就是学生不懂,教师也对此含糊其词的原因。我们不妨再回到文本,原文中相关表述如下:
1.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2.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
3.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故事”怎样可以被“看见”?
2.结合鲁迅的相关作品和材料分析,“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具体可能指哪些人或事?
3.这美丽、优雅的故事可能激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问题1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故事通常以听觉形式被人接受,此时作者说“看见”,很明显是把故事描绘成光影的流动,转换成了视觉。这就让“故事”带上了一种印象主义的风格,也与现代拍摄影视作品的手法相似,增添了一种奇幻的美感。
问题2恰好是学生急于知道,而教师含糊其词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调动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进行联结,如《少年闰土》,借助想象和联想来补充描写;也可以选取涉及鲁迅家乡与童年生活的相关作品片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生活的段落,《阿长与〈山海经〉》中描写阿长外貌的段落,《社戏》《故乡》中描写水乡生活的片段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鲁迅家乡那些美丽的人和事”。学生会很自然地把闰土、水生、杨二嫂,平桥村的水乡美景,以及钓虾、捉虫、捕鸟、看戏等童年趣事与“美的人和美的事”相联系。
问题3的解决与前两个问题密切相关,看清了“美的人和美的事”,就理解了作者此时的心境和情感。写《好的故事》时,作者44岁,已经离开家乡多年。1925年,一个昏沉的夜里,作者在似睡非睡间梦回故乡,那种瞬间的欣喜与沉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在传统教学中,解读文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要养成通过文章题目理解文章内涵的习惯。学习《好的故事》不应该忽略文题而谈文章内容,“故事”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教学的切入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二、应正视的文本特质:从语言到情感
《好的故事》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首次接触的散文诗。对于这一文体,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加以辨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方法,理解与把握散文诗的语言风格、文体特征、表达方式等,有助于学生深入文本,体会其思想内蕴。一般说来,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外在形式是散文的,且带有强烈的抒情性,兼具诗歌的韵律美、哲理美和意境美的特征。[3]作为散文诗集的《野草》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哲理性,作者在《题辞》中这样说:“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4]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其文体特征来确定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涵泳,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和表达的情感;
2.通过品味意象和意境,体会文章的丰富意蕴。
抓住了散文诗的文体特征,也就抓住了其文本特质,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好的故事》结构并不复杂,内容主要是描述现实和梦境。现实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昏沉的夜”,梦境内容是欢快明亮的乡村风景,与现实部分形成鲜明的对照。二者之间并非割裂的:前者是后者的背景,是主色调;后者在前者的渲染中滋生出来,显得更加突出。这是两种意境,其中又有各自不同的意象。阅读《好的故事》就是阅读这两种意境,体会作者不同的情感体验。分析“昏沉的夜”,可以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化身为鲁迅,以演读的形式体会文中的情感。
文章开头两段,黑夜、灯火、鞭爆、烟雾、《初学记》等,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再加上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引导学生体悟作者此时的情绪和感受。灯火缩小、石油不多,暗示夜已经深沉,《初学记》和“烟草的烟雾”则暗示作者似乎已经历了一个夜晚的工作和学习,可以猜测出他应该是非常疲惫了,“向后一仰”是为了寻找一个舒服的姿势,没有在床上休息则暗示还要继续工作。那么,朗读的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用舒缓的语调,读出疲惫,读出慵懒。当进入梦境中的“故事”时,则延续放松的心情。从“好的故事”“美丽,优雅,有趣”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一梦境的喜爱。当作者一一列举梦境中的景象时,又可以感受到其精神逐渐振奋,慢慢地陶醉。此时,要读出享受、陶醉的语气。当梦境消失,作者发出感慨“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这时的情感既包含对美好梦境消逝的伤感、无奈,也有对暗夜的不满。
学习散文诗,体会情感要比知道其中心思想或主题更重要。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离不开分析文本的修辞和技法;另一方面,激发情感是深入文本、体会思想的基础。被文本吸引,受文本感召,学生才能思考得更深入。
三、主题意蕴的层次性:基于文本与事实还原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作品的个性特征,忽视了对作品进行多层次的阐释。由“昏沉的夜”直接联系到“社会的黑暗、个人的彷徨”,由“美丽,优雅的故事”想到“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对未来希望的憧憬”,是《好的故事》教学的常态。我们不能否定鲁迅作品的社会批判性和思想启蒙的价值,但也要基于文本本身,建立起主题内蕴与文本之间的关联,还原文本所反映的生活真实,建立起从文本到意蕴的层次结构,引导学生发现理解文本的规律。
1.把握文章内容
基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给文章重新拟题,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学生很容易想到《梦境》《我的一个梦》《美好的梦》《梦回故乡》等题目。教师再进一步追问:“除了写梦境,作者还写了什么?”这样,可以将入梦前的现实环境,记忆中的故乡美景,梦境的破碎,梦醒后努力地追寻梦境,无限回味梦境的美妙等内容迅速地梳理出来。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这些碎片化的描述进行有序概括,形成一个“现实—回忆—入梦—梦醒—回味”的全过程。
2.品悟生活事实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画面重新梳理文章内容。文章所呈现的是作为背景的黑夜、作为铺垫的回忆、作为主体的梦境三个画面。其中,作为背景的黑夜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创作的环境:“石油”“灯火”“烟草”代表的是时代特征——工业文明;“鞭爆”表明文章写作的时节——春节期间;灯火渐小、石油不多、夜正深沉,则表明写作的时间。弗洛伊德认为,梦境“呈现非常明显或者非常多的视觉因素时”,也是“某个曾经视觉刺激的记忆的复活”。[5]所以,文中另外两个画面,回忆和梦境的描述虽颇有不同,但其本质并无不同。回忆是梦境的素材,梦境是对回忆的加工与美化,回忆和梦境都对现实进行了美化处理。
不过,作者在处理后两个画面时,都没有按照正常的写景顺序去写,而是作了模糊化、印象化的处理。这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在理解上是有难度的,其难以感受画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画面进行还原处理,用常规的语言和方法描绘画面中的景物。
如第五自然段,运用名词罗列的手法写回忆中的景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重新调整,从“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中任意选择几个事物组成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作者回忆中美景的一角。从学生重新加工描绘出来的一系列画面与原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无论怎样改写,描绘的景象是有限的,而鲁迅先生的这种写景手法语言更简洁,所要表达的内容反而更丰富,做到了用有限的文字描绘出无限的画面,同时也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由此,学生也就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必要性。
第七自然段中,梦境中的景物都是回忆中的景物。在回忆中,河里倒映的景物是“解散”“摇动”“扩大”“融合”的,而梦境中的景物则是“浮动”“碎散”“拉长”的,用语不同,情形几乎一致。梦中之景并未止于此,而是继续变幻。作者用交替的“织”展现了万花筒般的绚丽梦境,也展示了此时作者意识深处对记忆中景物的修饰,同时写出了惊叹、沉醉的意识状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回忆和梦境的内容,感受梦幻的别样美感。
3.感受自我意识的冲突
以上分析中,我们提到了“三个画面”,不同画面反映的是作者不同的意识状态,而回忆与梦境的画面趋同,甚至作者自己都无法区分。在《好的故事》中,实际上存在两种意识状态。现实中,作者工作至深夜,虽有“鞭爆”的声响,却无过年的欢乐;夜已深,油却不多,又嫌弃“石油”熏得灯罩很昏暗……总之,这是一种烦闷、无聊,甚至有些焦躁不安的精神状态。此时,烟草或许可以缓解。
而在后面对回忆与梦境的描述中,读者可以读出作者闲适、放松,逐渐兴奋、快乐、陶醉的精神状态。作者沉溺于这个“美丽,优雅,有趣”的故事,他饶有兴味地观看、欣赏,忘记了现实的苦恼。可以说,此时两种精神状态是分离的,直至“我正要凝视他们”,却发现梦境消失了,两种精神状态此时出现交汇冲突:烦躁不安的精神开始占据主导,闲适、放松、优雅的精神被迫退场,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在强烈抗议。
“凝视”带有丰富的意味。梦碎之前,作者在静静地欣赏一切,有一个“我”的存在;“凝视”的似乎是另一个“我”,他冷静、客观,更像是他者的目光,淡定地将另一个“我”的幻境击碎。这背后的潜台词是:这一切固然美好,但皆是虚幻,你应该回到现实!可以说,他者的目光让人更成熟、更稳定,但往往是他人在自我精神世界的投射,让人在意识到自我的同时也失去自我。
在这场自我意识的冲突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在这两种自我意识的冲突中到底是谁赢了?”学生会发觉,梦境的破灭意味着现实意识的胜利,而从“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以及“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的表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潜意识在努力追寻。这种追寻,延伸到了现实中。
4.诗意的内涵与审美意蕴
《野草》中写梦境的散文诗有8篇,其中以《狗的驳诘》为代表,语言简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这类作品更像是以梦境为外壳的寓言作品,完全实录梦境的可能性不大。《好的故事》尽管与之不同,缺乏故事性,但描述过程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奇幻而不失细节,带有明显的创作加工的痕迹,作者还用了相当篇幅写作为背景的黑夜中的现实。《好的故事》中,鲁迅先生对梦境进行了加工,给了梦境全新的生命,使其隐喻化、象征化,其作品也有了诗意的文学特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意内涵,逐层把握其审美内涵。
首先,梦境是美丽的且有多重意蕴的。梦境所展示的美有不同层面的内涵,这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鲁迅先生潜意识中思想的复杂性。从第一层上看,梦境是一个乡村图景,它的美丽优雅与开篇所展示的工业文明景象恰好形成对照;第二层,这又是故乡的重现,是作者在精神上重访故园,其中包含着或多或少的乡愁;第三层,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再现,水乡特色的景物、河流两岸的美景,都是作者童年司空见惯的,虽然很美,但又在童年的回忆中渐行渐远;第四层,梦境中展示了一幅极富特色的风俗画卷,包括狗、塔、村女等,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真实而富有动感。多重内涵交融在一起,梦境亦真亦幻,耐人寻味。
其次,梦境的破灭使作品带上伤感之美。回忆与梦境的美让人沉醉不能自拔,这是作者对家乡、对记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亦是压抑已久的欲求的释放。梦境无可挽回地破碎是残酷的现实,现实无可掩饰的黑暗深沉则让梦境显得更加美好与珍贵。因此,如果我们把梦境比作喜剧,那么整个《好的故事》应当是悲剧,其价值在于,让读者意识到那些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不应该的,使梦境染上一层伤感的美。
最后,梦境破灭后,作者依然执着不放弃,这是一种昂扬的美。梦醒之后,作者直抒胸臆:“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很明显,梦境并未完成,“这一篇好的故事”并未结篇。作者试图在现实中用自己的笔去完成“好的故事”,直至碎影全无,留下无尽的遗憾。通过“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以及《好的故事》,我们知道作者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并尽其全力地还原梦境。这种昂扬的姿态,在某种程度上又冲淡了梦境破灭后的那种伤感,使全篇呈现出一种积极昂扬的美。
四、阅读感受的充实:从文本细节中发现更多内涵
教师教学《好的故事》时,往往需要借助课外助读材料挖掘其思想内涵。不能否认,助读材料对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文本有重要意义,但若过度依赖助读材料,则会让阅读教学成为考据学,使文本失去教学意义,使阅读教学方向偏离。在实际教学中,忠于文本,抓住更多的细节,或许能发现更多的内涵。
1.梦的主体、背景——云锦
在一开始,作者就为梦境定下一个基调——“像一天云锦”。云锦是绚丽的、华丽的、梦幻的,此时的梦境也是如此。须要注意的是,云锦既是主要物象,也是一个整体的暗喻,统筹全篇。整个梦境像一幅云锦,所有的景物、人物和故事都是云锦上的美丽花纹。梦境以云锦开始,也以云锦“皱蹙”,撕成“片片”结束。在这一整体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理解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中多次出现的“织”字的妙处。
第六自然段中“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可以让学生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河流蜿蜒流向远方,映照着蓝天,是云锦青蓝色的经线。仿佛梭子穿梭在天空中,两岸的美景逐渐在流水中清晰地显现出来。因文中有“坐小船经过山阴道”的描述,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梭子就是小船,小船到达哪里,就把人的视线带到哪里,就有了云锦上绚丽的图案。第七自然段的画面,则基本上是上述画面的展开,小船的行动,流水的加速,水波的推动,水中的影像等给人一种“拉长”的错觉,甚至出现“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的奇妙景象。实际上是美景不断出现,层出不穷,织就云锦的梭子似乎已经疲于应付,便将“他们”织成一片了。“织”的妙处,只有前面进行了足够多的铺垫,我们方能体会到。其中有作者生活经验的印象,更有其生花妙笔。
2.量词的用法——篇
在《好的故事》中,“篇”字出现了多次,但它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整体来看,文中的“一篇”指的应该是文章所描绘的梦境,即“好的故事”。我们通常所指的“篇”是指完整的文章或作品。查询鲁迅先生其他作品“一篇”的情况,也是多用后者的。那么,为什么作者在《好的故事》中非要反传统用法,用其来指一个事件(故事)和梦境呢?
这应与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关。正如作者把整个梦境比作云锦一样,作者在另一个层面上把梦境(好的故事)比作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想象:一本书缓缓打开,书页里浮动的是南国水乡的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故事镜头。一页页翻过去,“永是生动,永是展开”,“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最后,作者说“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接着就是“取笔”。很明显,作者此时已经把这个故事完全当作一篇文学作品了。
3.意味丰富的标点符号——省略号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标点符号往往富含深意。研究者多认为,其标点符号的运用具有修辞学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为文句进行断句和标识情感。[6]在《好的故事》中,省略号出现了5次,其用法各有不同。在教学中,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理解上深入一层。
无限列举的省略。第五自然段第一句,作者罗列了一连串的事物描绘自己回忆中“坐小船经过山阴道”的情形。作者用省略号代表自己熟知的山阴道旁的那些美妙事物与美景。须要注意的是,作者列举出的事物并非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一幅幅图画排列的。如“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描绘了一幅水乡田野图,而“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又可以组成一幅乡村生活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事物之间的关联,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美景,以增强对文本的理解。与此类似,第七自然段中“茅屋,狗,塔,村女,云,……”中的省略号也是省略了列举的事物。
有限循环的省略。第七自然段“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从形式上看,整个句子是一个顶针的修辞格,且似乎是无限的循环,其循环的速度是很快的,光影流转让人目不暇接。但结合语句“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以及后文“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说明这个循环也是一个有限循环,循环在一瞬间停止了。从这里也能看出梦境的奇妙,看似无尽却在霎时间结束,动态美景瞬间转换为静态美景,“好的故事”也变得“清楚”“分明”。
无尽意味的省略。与上述省略号对具体内容的省略不同,第九自然段和第十二自然段的省略号更侧重于省略一种不确定的、不可捉摸的丰富的意蕴。如第九自然段“我就要凝视他们……。”此处与第十自然段开头“我正要凝视他们时”表达同一个意思,但仔细揣摩会发现二者有区别。前者是指眼前出现美妙的梦境时,作者沉醉其中,心中生出无限情愫、无限话语、无限想要与之亲近的行为动作。如果去补充这部分内容,那应该是一大堆充满情感意蕴的话语,行文将变得繁复。后者则是作者在梦醒后,以第三者的视角对梦醒的情形的还原。最后一个自然段“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此处省略号是对整个梦境的回味,作者意犹未尽,慢慢品味梦境的细节,但又突出了“昏沉的夜”。对比之下,读者更能感受到梦境的珍贵与美好。
在教学中照搬以往对鲁迅作品的刻板评价,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回归文本,结合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基于文本解读,对作品的教学价值进行重构,当是更有意义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陈至立,主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753.
[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52.
[3]张翼.散文诗文体学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7:109~138.
[4]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3.
[5]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李燕,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326.
[6]张汉清,方弢.鲁迅作品中省略号的修辞功能及其教学[J].九江师专学报,1984(3).
(张鹏: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黉阳中学)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4年7月(下半月)]
(微信编辑:寇嘉;校对:时玲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