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临上学之前,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办。那就是,把她年前年后收到的压岁钱存到她的银行卡里去。
本来这事也不是什么难事,原先一直都是她自己去银行操作的。但这次,不知出于什么心理,非得我陪她一起去。考虑到农行就在小区楼下,并不太远,于是就答应陪她一起去。
在那台“自动存取款”机前,小家伙非常认真的操作着。存完钱以后,可能是为了得瑟、显摆,非得让我看看她的余额。瞥了一眼,嗬,好家伙,差不多3万块。
“你咋会有这么多钱?”我问。
“这不都是每年收的压岁钱吗?”小家伙看起来有点得意,“今年还算是少的,1万都不到。往年每年都能超过1万的。里面有一部分,是从我每月的生活费里省下来的钱”
“那如果这样的话,应该也不止二、三万啊?”我的意思是,如果小家伙每年收这么多的压岁钱,那存款肯定不止三万啊。
小家伙大概是看到了我的疑惑,但可能确实不想告诉我“实情”,因此显得有点纠结。
“是不止三万。因为我用其他的钱,买了一些理财产品。”孩子停了一下,又说,“感觉收益还不错。”
说到底也没有告诉我她买了多少钱的理财。看情况,是没办法知道她的家底了。这货原先对钱是不太有什么概念的,怎么,读了一年半的大学,都学会理财了?而且还不让我知道她的情况。——一下子让我有点看不懂她了。
见我很长时间没说话,孩子怕我有别的其他想法,于是她又说了一句,“那个理财产品,这么几年下来,已经有近四千元的收益了。”
晕,说了跟没说一样。不过倒是可以通过“收益”来推算她的理财资产到底是多少。问题是,这样做是不是显得“我有病”?我有这么无聊吗?
小富婆?
对于孩子用钱的问题,我一直遵循的一个原则便是,“够用就行。”所以每个月的生活费倒是也没多给,在杭州这么一个相对富庶的地方读大学,客观地说,我给孩子的生活费,应该算是比较少的了。我不希望她在“还没自己挣钱”的时候就开始大手大脚乱化钱,这对她以后的成长不利。而且像我们这样的家庭,也没有太大的能力可以让她乱花钱。很多次,老芊说我不够大方,说是“女儿得富养”“不要这么寒碜孩子”,虽然我家不是那种拆迁户,但总不至于连给孩子的生活费都显得这么可怜巴巴的。但我以为,从小培养孩子“勤俭节约”,这没毛病。这跟“是不是拆迁户”,“有没有百万存款”没关系。
不过孩子倒还真是够节约的。按她自己的说法,在学校里,她能从并不太多的生活费里,每月节省下几百元。老芊觉得孩子不容易,好几次给她电话的时候都提到,“想吃什么就自己买”“在学校里不要亏待自己”,但孩子的回答却是,“学校里几乎一切都是现成的,没有什么需要单独去买的。”所以,这个银行卡里的这么些钱,其中的一大部分或许就是她平时从每月的生活费里省下来的。就也是孩子非得让我看她余额的一个原因吧?!
至于压岁钱,那倒确实是比较可观的。可能因为最近几年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给女儿、给侄子侄女的压岁钱,早就已经变成四位数了。当然,老二、老三给后辈的压岁钱,差不多也是同样的数目。特别是三弟妹,给的更多。不过这样一来,孩子们的钱包倒是一下子的鼓起来了。所以,孩子有能力买理财产品,应当在情理之中。
孩子能自己选择“理财”,把自己的余钱进行合理安排,这是一件好事。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