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① 清香月有阴②。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③ 院落夜沉沉。
【注释】
①有——前“有”字为蕴含、散发之意;后“有”字为“具有”之意。
②阴——通荫,荫本义为荫蔽,月光荫蔽大地,引申为“普照”之意。
③秋千—亦写作鞦韆。这种游戏,是我国古 老的习俗。王相注: “秋千,以彩绳系索,悬于梁上,女子坐板,用手推送于空处以为戏也。”古代又称为“千秋”。
【讲析】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古人的笔名) ,宋代眉州人,谥文忠。他是北宋大文学家和诗人,诗词风格豪放,陈毅同志称他“东坡胸次广”;他同父亲苏淘、弟弟苏辙,被人们合称“三苏”。
这首诗一开头就扣定题目发出警策语:春天的夜晚,时间十分珍贵,一刻值千金。古人珍惜光阴,有惜“寸阴”,惜“分阴”之说,也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说,东坡述旧翻新,破题直书“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名句。这一名句高度概括了春宵的价值,而且其精神通透全诗。由于起句太陡峻,若再陈述“千金”的具体表现,就会有枝蔓芜杂的感觉。所以第二句故意用“急脉缓受”的手法,在平易优美的花月景况中,蕴藉着春宵千金的价值远不止此的意味。下二句“平铺湘水”,就春宵的足以赏心乐事说下去,楼台传出富贵人家的轻歌曼舞,院落里荡秋千正在起劲,那管夜已很深了,看来,人们正在及时行乐。诗的好处,正在于讥讽行乐之徒醉生梦死,享乐腐化,不惜光阴,不于正经事,没有高尚的生活目的。诗人以“背面傅粉”的手法,化肯定为否定,使诗意含蓄委婉,使翻滚的激流潜入海水深处,而笔调也更显得汪洋恣肆了。诗家评论,曾有“韩潮苏海”之说,形容苏轼诗的风格深广如海,这首诗正体现了这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