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域交通和通讯的阻隔,阿勒泰地区的人们并不会沾染那种穿梭在大城市中磨练出来的精明气,这些人都有着美好的天性。
巴哈提家的小儿子经常和李娟打闹,比加玛丽不小心失了孩子却仍然像个小孩子,在拖依(舞会)上多才多艺的麦西拉,喂着杂毛马却梦想着去赛马会上赛马的坏小孩,和我做舞伴的小女孩库兰,热情开朗的古贝,宁愿杀羊待客也不卖掉它们的哈萨克人们......
这些人物,鲜活地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身上流动着纯挚的自然人性,大部分是我们爱着的那些真善美,这些人,多好啊。
很有趣的一件事是,李娟眼里的阿勒泰生活尽管非常和缓,但仍然在发生着变化。阿勒泰地区的传统也在慢慢地寻找着走向现代的出口。
阿勒泰地区的猎人,他们有猎枪,他们会驯鹰,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骑在高头大马上,他们还是很骄傲,他们似乎还是会随时做好准备冲向目标。但这传统已经悄悄失落,猎人手臂上的鹰已经老了,羽毛也开始稀落,爪子变形,猎人慢慢地不再是猎人了。
阿勒泰地区不同民族间原是不通婚的,哈萨克人的饭馆大部分是寡妇开的,当现代生活慢慢融入,不通婚的民族人民之间开始互通婚姻,寡妇生命中,也有了春天。
阿勒泰地区的传统并非全是好的,但有些东西的失落,也会让人黯然。我们明白传统的跌宕起伏,那也就尊重它继续向前发展。
人们找木耳的疯狂也在其中起起落落,草场在利益驱动下变得面目全非,人们的淳朴也在被一点点侵蚀着。
李娟找到了大自然中带给人的那种超脱生命的静默与醍醐灌顶的顿悟。
阿勒泰地区的风景开阔美丽,在瓷实又耀白的云里,李娟会去思考这种白色是魂魄的颜色;在夏牧场,下大雨时,从自然馈赠的雨水中,李娟会收获水流瀑布的乐趣;风来之前,世界坦荡又平静,风起之时,世界本该就有大风,这时候,人就随着风向而飘扬;在自然的注视中,李娟正在做着的事似乎与自然一体,就在那里,不必非得做,因为自然让你的心不着边际地成长。
在阿勒泰的生活中,大自然带给人以无限的、极致的遐想和思考,当你真正去面对这自然时,你的灵魂就被自然叩击,从而得出恍然大悟的启迪。
大自然是人们生命的最好养料。
我们读一本书,读的是作者传递给我们的一种情绪,一种生活乐趣,一种悠然神往的境界。
《我的阿勒泰》是新疆生活的生动记录,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生长。正因如此,李娟也在自然的浸润中,完成了美好感悟的升华。
当然,淳朴的生活对身处远方的我们来看,这是诗意的存在,我们尝试着在这样的地方去和自己和解,治愈自己,但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距离的滤镜。
所以我们要从这本书中汲取的,不是逃离眼前的借口,而是带着这本书的淳朴真挚和美好,去开启人生的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