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非常荣幸的参与到2019兴成长计划,让远在山区的老师也能近距离聆听专家的讲座!我主要参与是每周三时老师关于阅读方面的课程。时老师的课深入浅出,操作性强!如阅读之悦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本材料;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认知过程,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情绪情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互动评读,每个人对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在独立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互动评读,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既激发了他们的阅读潜能,又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开阔阅读视野
鼓励学生阅读多方面的书籍,以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对于知识的求知欲。学生阅读的范围可以是很广泛的,只要是学生喜欢或者是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拿出来进行阅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做到见多识广。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参考书目,让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和阅读。例如在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候,教师可以进一步展开,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给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等作品,让学生去进行阅读。通过阅读还会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平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读者》《意林》《疯狂阅读》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加强阅读指导
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非常重要,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方法上的指导,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更高,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同样重要。首先要有情感的渗透指导。阅读教学指导过程是一个文道统一的过程,包含有真善美的渗透,是在阅读中把学生的智商与情商融合的过程,更具有知情意行的教育。阅读学习不仅仅是语言学习课,语文阅读也是具有工具的功能,提高阅读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或者生活都更有帮助作用。另外要加强指点性。阅读的主主体是学生,教师很少参与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所以,主动权在学生,那么,学生如果没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能会走一些阅读的弯路,处于自由、无拘无束的情感体验状态中,每个学生收获是不一样的,比如理解多少、学习方法掌握多少等都不一样。教师的指点要做到少而精,既对学生有帮助作用,又不影响学生的阅读学习。这种指点,是描精点要,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的拨引,更多的阅读主动性仍然掌握在学生的手中,教师是阅读的指导者与引领者。
四、注重知识迁移
小学语文教学的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包括读、写、听、说等多方面的教学,这几个板块融合起来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整体。在语文教科书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美文,把阅读教学与其他方面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更好,比如,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学生在阅读之后的写作也有话可写。课文就是一篇优秀作文,是我们学习作文的范文,我们甚至可以模仿课文进行写作,把好的知识点拿来为我所用,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另外,每篇课文中都有可能出现一些富有哲理的议论段落,这些段落是课文的经典,我们不能让这些经典流失,而是要抓住机会,让学生积累,记住。指导他们把这些句子运用在写作之中,也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些优美的句子进行写作,如模仿它的遣词造句及其修辞方法等。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且是把积累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的过程,做到知识的运用举一反三,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