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工作法解析我的阅读计划

今天和书友聊天,发现大家最近几天读书笔记输出都有些吃力。

这周读书营共读的书是《OKR工作法》,这本书前两天就已读完。相对于上周的《要事第一》篇幅少了很多,以两个年轻人的创业故事为主线展开,知识点相对简单,阅读速度比之前快,阅读过程自我感觉良好,但到写读书笔记时就发现晕乎乎,要么总想对着文章或者拆书稿摘录,要么一会一个点,零散的想法像豆子一样一颗颗蹦出来,无法链接,输出质量差强人意。

准备寻求鸡汤的时候缓了一下,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读书?

为了读书而读吗?为了写读书笔记而写吗?不!都不是!

到底为什么一定要读书

为了自己的使命!这时使命在心底升腾出来——我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影响和帮助他人,就是因为这样一股由内而外蹦出的使命感要我必须踏出自己的舒适圈。油然而来的使命感瞬间充满内心,刚才的无力感神奇般的消失了。

使命感有了,那我有目标吗?有自己想达成的结果吗?有想达成这些结果和目标的方案吗?想到这里,豁然开朗,我在想的这些,不正是OKR的核心吗?为何不能将所学为所用呢?脑海里立马出现了下面这个表。

要完成自己的目标,必须要有足够的阅读量积累,积累成自己的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输入和输出相结合,因此在阅读量和读书笔记数量上设定了两个关键结果,输出质量直接体现是否真的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因此在输出质量上设定了第3个关键结果,这个结果体现形式还不是太完美,但是有量化指标,暂且如此设置,后期有更好结果再进行调整。

读书营的安排是每月用21天,共读3本书,输入和输出相结合,每天读书笔记。与自己的阅读计划相结合,做成上面的表格。信心指数都假定为5/10,因为每天会有自己的工作、生活,也需要陪伴孩子、锻炼身体,时间安排上很有挑战。将阅读作为一个项目来开展,使用OKR方法进行分解实施,感觉前方忽然变得顺畅了起来。

一直以为读书是让自己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才会来影响我,但是没想到,输入输出的过程中,吸收的知识已经变成身体里的一部分,慢慢影响我的思维,我的行动。

这就是学习的力魔力,在你遇到困惑的时候,在看不到的地方指引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