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学生的十八堂国学课》第二课“和而不同”读后感

  晏婴曾举君臣关系为例,他说,唯唯诺诺,不说不同意见,只是听从君王,这是同;向国军提出不同意见,并与其交流争辩,纠正其错误,弥补其不足以达到一定的和谐,这便是和。和而不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不相同,但是可以和谐相处共同生存。

    和而不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风俗,但各民族并不否认这些特性,或者说不同,正是承认这种不同,平等才有了基础,有了这种平等,我国各族人民才能团结起来。同时也由于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不断交流、不断碰撞,并且互相吸收融合的过程,才可以使中国文化变得博大精深和繁荣。

    如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文化的冲突,而这些冲突就需要用“和而不同”这种思想来解决。这就需要我国各民族拥有文化自信,对于国外的文化,并是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而我国在国际交往上坚持“求同存异”。而求同存异就是要在不同力量之间达到某种和谐共处的局面,组成一定的联合体,也就是为了寻找共同的利益,并且与别的力量和谐共处相互合作。因此求同存异正是体现了和而不同,是和不同的运用和发展,我国应该继续坚持这种态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2课 和而不同:恪守底线的和谐中庸原则 早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700年之间,周幽王通过“和而不同”的理论,准...
    袁子茵阅读 1,098评论 0 2
  • 因为中国实在太大,叫马背上的民族去种田实在不可思议。 咱们现在也有民族自治区,这完全合适,各民族习俗文化有所差异,...
    鸭子03阅读 2,875评论 0 0
  •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释义: “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
    晨曦sings阅读 3,081评论 0 0
  • 世间之味,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五味调和,使其共存相生,方可百味纷呈。万物之间相伴相生,相协相融,美美与共...
    薛正阳阅读 2,532评论 0 0
  • 莱布尼茨说,任何事物都有共性。他又说,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也就是说,世界上既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也没...
    耕耘三尺有天地阅读 9,475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