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生活没有彩色,做任何事情没有动力,就像一只盲目航行的船,遇到的风都是逆风,而幸福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没有找到为幸福努力奋斗的目标。
幸福是我们一辈子都在追寻的梦想,而目标就是指引我们通往幸福的途径。加里宁说:“只有向自己提出目标并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01 设立目标对幸福的重要性
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作者泰勒博士告诉我们有目标的人,成功和幸福的概率要比没有目标的人大得多。因为设定目标不仅可以借助语言的形式给自己披上承诺的外套,还可以利用执行力坚强自己奋斗的内心。
目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克服困难的信念。在1962年,肯尼迪总统在材料和技术都不完善的情况下,向全世界宣布将会第一次把人类送上月球。
语言的承诺把他和美国宇航局推到了挑战的面前,而“只能向前”的目标让他们接受了挑战,通过努力最终让这个承诺变成了现实。
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了一堵阻碍我们前进的墙,该怎么办?是转身避开,还是把背包扔到墙的另一头,然后想尽办法穿过、绕过或是翻过去?
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后者,把背包扔过墙去!洛克菲勒曾经说过:“要持续创造出各种可能性去跨越障碍,即使在别无选择的劣势下,也要硬杀出一条生路。”
不管是把背包扔过墙去还是硬杀出一条生路,都是目标带给我们的信念。信念让我们产生“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相信“我确实能做到”,就能想出“如何解决”的办法。
所以我们一定要坚信自己的目标,不要轻易摇摆,不要轻言放弃!清晰的目标,明确的承诺,可以让我们看到前进的方向,拥有到达的武器。
目标如此重要,那么是不是有了目标就拥有了幸福呢?
02 什么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追求财富、名利、美貌是大部分人所认定的幸福的目标。在众多的目标中,很多人把追求财富放在了第一位,认为拥有了财富就拥有了幸福。“财富第一”论是长期以来社会形成的观点。
劳伦斯.波特告诉我们:“社会教我们的道理就是物质至上,只在乎那些可以“数”得出来的东西。”可以数的东西包括房子、金钱、珠宝等。但是幸福真的能用这些东西数出来吗?
心理学家大卫·马尔斯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系非常低,除了在一些极贫困的地区,需要财富满足基本的生活条件之外,在其它的富有地区,富有程度越高,幸福指数却没有相应地随之提高。
作者泰勒博士对幸福的定义就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自我和谐的目标就是追求意义与快乐的目标。自我和谐的目标是自发的,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自我和谐的目标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使命感,让自己找到奋斗的意义和生存的快乐。
不同的人可以设定不同的自我和谐目标。清洁工如果把街道的干净整洁当成自己的使命,他们就会认真打扫并感到不可缺少;教师如果以学生的学业、健康成长为重,他们会真心爱护学生,不辞辛苦地在教坛耕耘,学生的成长就是他们最大的骄傲。
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的人,只要他们喜欢并认同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了意义和价值,那么自我和谐的目标会给他们带来幸福的力量。
为了幸福,你在生活中设定的自我和谐目标是什么呢?
03 追求自我和谐目标的态度
设定了自我和谐的目标后,是不是只管往前走,行动就可以直指幸福的终点呢?在追求幸福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禅与机车维修的艺术》的作者波西格在书中提到自己与一群老僧人爬喜马拉雅山的故事。波西格的眼中只有登顶的目标,认为山顶才是幸福的终极目标,所以波他只看到山路的阻碍,无法享受过程的乐趣。
而老僧人在确定了方向正确之后,就轻松上路了。老僧人一路坚定地前行,一路惬意地享受山路的风景,他把过程和目标和谐地统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幸福的旅途中,不要做盲目奔波的人,我们要学会协调过程与目标的关系。我们追求幸福的目标是意义而不是结局,我们要学会享受过程,享受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才可以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心理学家大卫.沃森所也告诉我们:“追求目标,而不是为了到达目标,才是带来幸福积极情感的要素”。
除了要拥有把过程和目标和谐统一的态度,我们还需要拥有对目标的专注态度,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常会遇到一些不得不做,但又不是自己想做的事。如一些不知怎么拒接的应酬,或是不想参加的聚会,这些不得不做的事通常不是没有意义,就是没有快乐。
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找出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然后把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付诸行动。要达到幸福的目标就一定要专注你想要做的事情和减少不得不做的事情。
时间是稀缺品,是非常有限的资源。生命如此短暂,连我们想做的事情都来不及,怎么能用来做不得不做的事呢?
04 掌握幸福的方向
拥有了自我和谐的目标,明确了自己的态度,那么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呢?如何让幸福的源泉源源不断呢?
泰勒博士认为追求自我和谐目标的的人会更幸福,因为他们不仅掌控了幸福的方向,还善于设定不同的目标,如设定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和行动执行。
长期目标是确保大方向的正确,是享受旅途中快乐的保证,能够激发自身的潜力。短期目标是对长期目标的分类消化,而行动执行就是把目标具体行动化,排除外界干扰,主动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对于目标,列夫托尔斯泰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所以我们要学会善用目标,坚持终极的生活目标,也要学会把目标细分化,快乐地跨越一个个的小目标,那么我们就能一直走在幸福的路上。